第RB04版: 日报04版
          

和地震赛跑的预警系统

地震为何不能预测却能预警?预警能减少多少损失?地震预警会否出现误报?如何让地震预警时间更早?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地震预警并非预报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告诉大家,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某个区域有地震会发生,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已经在震中发生了,地震预警系统利用电波和地震波的速度差,为其他可能受到地震波及的地方发出预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告诉记者。

尽管地震预警系统无法为在震中的灾区人民提前警示,但并不是说毫无意义。

“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此外,通过应用地震预警信息合理应对地震灾害,对预警效果范围内的高铁、输油输气管线、化工、核反应堆等危化行业安全有较大作用。”王暾说。

地震预警效果如何?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地震预警的时间对不同地点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目标区域离震中的距离,比如这次地震波到成都的预警时间就是90秒。

“地震预警中的准和不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地震预警是要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出警告,这就决定了采集地震波是在整个地震没有结束之前,必须发出信息,它所利用的信息就是地震刚开始两三秒钟的有限信息。对地震预警来说,目前能做到偏差小于0.4级是比较先进的,此外,地震预警中正负差0.5级是不影响避险的。”这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地震预警推广难的原因在于我国的预警技术成熟较晚,宣传不到位,预警发出后没有相应的终端接收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此外,地震预警的推广依赖于民众、政府、重大工程的使用,只有这样地震预警才能起到作用。

预警信息如何传播?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云南昭通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覆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首都圈周边以及云南、四川等18个省市,覆盖人群达5亿。

据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渠道有很多,手机、广播、电视、微博、专用的接收终端等都可以接收到预警信息,预警系统是利用手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同步发布。

但此套预警信息并不是层层下发的,而是通过公网发布后,具备相应接收终端的用户都可以接收到。这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手机用户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就可以享受服务,而政府也可以通过安装一个电视服务器为民众发布预警信息,目前汶川、北川和茂县电视台具备这项功能。

会否喊“狼来了”?

在技术方面,再好的预警也会出现误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晓南介绍说,地震预警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抢时间,利用地震波发生后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向人们提供地震的消息,但这个情况不可能很准确。

“汶川地震经过了几次修正才确定了最终的震级。这说明地震预警和后来的信息都有纠正数值的过程。所以作为第一时间的地震预警,必须做到速度很快,但同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误报,可能会导致‘狼来了’的问题,如何降低误报仍是一个技术性难题。”张晓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