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 日报08版
          

找准症结 强化核心 整合力量 务实求效
淇县整顿1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本报讯 今年以来,淇县进行“四个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全县1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任务。

  坚持征求意见与摸底排查相结合,找准症结。整顿工作启动后,该县组织17个县直机关单位146名党员干部,深入到每个软弱涣散村,了解群众对干部作风怨言怨气,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同时,详细征询广大群众对本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分析其软弱涣散的原因,找准症结。通过摸底排查,该县共征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284条,其中涉及班子问题128条。

  坚持学习教育与建强班子相结合,强化核心。该县在整顿工作中,坚持按照能选则选,选不出则派的原则,组织高村镇古城村等5个党支部选举产生了新的党支部书记,向村内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刘河村等3个村选派了乡镇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对班子力量薄弱的闫岭沟村等5个村,调整充实了7名支部委员,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搭建党员教育培训平台,组织村干部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农技知识,提升班子整体工作水平。

  坚持改进作风与帮扶推动相结合,整合力量。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点分包制度,确保17个软弱涣散村每个村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挂点分包。同时,全县选派了72名县直机关、乡镇党员干部进驻软弱涣散村开展工作。

  坚持立行立改与为民服务相结合,务实求效。为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整顿工作中,该县创新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全面推行以每名农村党员认领一个“服务责任区”,认真执行党员活动日、民主议事、“双述双评”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三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拓宽群众致富渠道,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引导村“两委”班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发展路子,增加群众收入,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经过整改,该县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03件,化解矛盾纠纷192起。

(牛树旗 冯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