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把人大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014-09-30 01:46:29
上接第一版)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持根本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不断增强制度认同、制度共识、制度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学习讨论,认认真真学、把握精髓学、结合实际学;要把宣传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环境。
魏小东要求,要认真组织回顾总结,把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1958年5月11日,鹤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正式确立。56年来,我市人大事业始终根植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融汇于生态活力幸福之城建设的历史进程,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履行各项职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代表工作,反映民意、联系群众作用进一步发挥;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职能力持续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收获和体会需要倍加珍惜、持续发扬光大。就是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依法履职全过程,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将党委意图和决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行动;必须强化中心意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推动,聚神聚焦聚力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始终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真正使人大行使职权的过程成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过程;必须强化法治意识,始终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切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面;必须强化素质意识,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不竭动力,善于运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解决履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人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期盼相适应。
魏小东强调,要认真组织贯彻落实,齐心协力把人大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认真研究中央、省委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认真研究我市人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更好把握新时期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提高工作水平的着力点,真正把中央、全省会议精神全面落到实处。一是要在如何更加有效服务中心任务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在抓什么、怎么抓、如何抓出特色等方面,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提出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在服务中心任务上形式更多、方法更活、效果更明显。二是要在如何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在监督重点上再突出,做好日常监督的同时,突出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的监督;监督方式上再深化,积极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三是要在如何切实提高重大事项决定科学性上下功夫。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突出前瞻性预见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好要决定的事项。更加注重有效结合,把决定权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与解决实施监督、走访代表、联系群众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使各项决定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四是要在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上下功夫。持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牢固树立代表主体意识,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机制,提升代表形象,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人心、共推发展。五是要在如何强化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强化学习,规范高效,改进作风,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的人大干部队伍。
魏小东强调,各级党委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布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一府两院”要强化法治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
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桂玉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史全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凤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东培,部分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以及人大代表先后发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各委室负责人及其他县级干部,市委办、政府办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市人大代表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