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 日报08版
          

浚县新闻



图为浚县王庄镇高产创建示范方内的秋种现场。 徐朝广 摄



  ↑近日,工人们对供热管道进行铺设。
  ←绿源热力有限公司的防腐车间建设现场。
  鹤壁市绿源热力有限公司配合浚县蓝天工程,加大项目建设进度,推行集中供热,服务浚县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惠及社会民生。
郭肖杰 摄


培育新技能 引导新风尚

浚县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  本报讯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浚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壮大农村产业、提升致富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远程教育助推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结合全县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需要,围绕所扶持的河南中鹤粮食精深加工园区、鹤壁秀田牧业养殖区、浚县农创田园蔬菜种植园区等10个大型农业高产示范区、养殖业示范区、特色蔬菜种植园开展技术培训,助推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壮大。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依托不同区域内的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利用远教平台对不同发展要求的群众进行集中系统培训,做到借助远程教育技术理论培训与实践基地实地示范相结合,进一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项目,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生产规模。

  县远程办还结合发展实际定期发放5000多份调查问卷,同时电话咨询1500多人次、网络征求意见3000多个,全面了解不同群众的发展需求。

远程教育强力培育新技能农民。该县有效实施远程教育培训新型农民工程,建立县重点培训、乡(镇)系统培训、村站点长期培训的三级培训网络,实施新型农民多元化培训工程。该县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教育方式和内容,协调劳动、科技、旅游等成员单位的力量和资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500多期,使2000多名农民向非农产业、私营企业和城镇转移。同时,该镇根据发展实际和群众需要,不断扩大培训规模、调整教育内容,邀请专家对3500名妇女、8000名青年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1300多名妇女、2800名青年农民选择了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岗位就业。

远程教育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挥1500户远程教育示范户和远程教育中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教育宣传。该县利用傍晚和农闲时间,组织农村群众收看农村新风尚、妇女儿童健康、文化娱乐等新农村建设课件,提升农村群众思想素质、改掉不良卫生习惯、丰富农村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每逢“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县远程办拍摄全县涌现出的20名先进典型人物、新型农村社区的新生活20讲等课件送到各村远程教育站点和示范户、示范园进行宣传播放,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助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白卫华)

卫贤镇筹资200万元改善人居环境

整修路面36公里 清运垃圾1200立方米  本报讯 (记者 席波 张婷媛)干净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路两旁是果实累累的柿子树,文化广场宽敞整洁……国庆节期间,常年在外工作的赵先生回到阔别多年的卫贤镇裴营村老家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感到既亲切又有些陌生。

“印象中,村头巷尾垃圾遍地,房前屋后污水横流,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这次回来感觉跟换了个地方似的。”家乡正在开展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引起了赵先生的感叹。

作为卫贤镇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的裴营村,先后投资80余万元,新建文化广场1500平方米、硬化道路1200米, 栽种树木500棵、安装路灯130盏、打井13眼、安装变压器3台,使村内环境和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7月份,卫贤镇开展了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推动此项工作,他们将裴营村、后屯村、山西村、袁香菜村、卢含珠村等5个村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后屯村在整修村道3公里、垃圾由保洁员每日清理的同时,还在道路两旁和村西的山上种树2000余棵。山西村、袁香菜村、卢含珠村等村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5个示范村的带动下,其他行政村也因地制宜积极行动。

  据统计,卫贤镇已拆除各类破旧、违章建筑10余处,清运垃圾1200立方米,整修、新建道路30条36公里。该镇建立长效机制,镇区和各行政村明确专人负责,新打水井10眼、铺设管道3000米、安装路灯300盏、新植树木5000棵。

目前,该镇正进一步深化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我们将持续深入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努力为群众打造‘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居住环境。”卫贤镇副镇长穆学军说。浚县推进小麦播种工作,截至目前

播种小麦40万亩 秸秆还田81万亩本报讯 10月13日下午,笔者在浚县王庄镇高产创建示范区内看到,多台大型机械开足马力,犁地、播种一刻不停,浚县农业局的专家现场指导播种,田间地头处处是一派秋种的繁忙景象。

近段时间以来,县农业局从落实责任、加大宣传、强化技术指导、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入手,有条不紊地推进小麦播种工作,为确保明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搞好宣传发动。组织100多名农业技术业务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测土化验配方工作,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并利用庄稼医院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向群众发放秋播技术资料4万多份。通过抓县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村农业技术员队伍建设,构建专家挂帅、技术员支撑的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指导农民科学播种。

集成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做好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推进标准化生产、实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采取统一专家技术培训、品种布局、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在示范方内进行深耕、深松,统一供应优质包衣种子,保证一播全苗。

积极全力保障粮食高产创建。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农资质量。联合工商、供销、质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以农药、化肥为重点,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提高小麦统一供种率。

截至目前,浚县已秸秆还田81万亩,犁地72万亩,小麦播种40万亩。

(徐朝广 马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