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形成了47份“巡视清单”
官商勾结、拉帮结派、跑官要官成“腐败路径”

□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发现了一批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形成了47份巡视反馈情况报告。

锁定“高发区域”:

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

  翻开“巡视清单”,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国有企业、政府采购、科研经费、民生资金等领域的腐败问题,几乎涉及所有被巡视地方和单位,堪称当前腐败问题的“高发区”、“重灾区”。

  此外,一些地方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环保科技、组织人事、政法系统等部门和领域的腐败案件也相对比较集中,其中有的地方违纪违法问题频发,有的地方腐败案件呈现增多趋势,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窝案”。

专家指出,对于这些资金密集、利润丰厚、权力集中的领域,必须加强对相关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并将其锁定为下一步反腐败斗争的重点领域,加强监管和问责力度,完善规范和制度建设,尽快形成不敢腐也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瞄准“重点人群”:

“一把手”和基层领导干部

  

  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一把手”频频涉及违纪违法问题,是这四轮中央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

  有的地方“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数量多、而且危害大;有的地方“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呈现上升趋势;有的地方对省直机关和地方“一把手”监督不够有力,党政“一把手”连续发案……

容易滑向腐败深渊的,不仅是那些手握大权的“一把手”,还有许多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天高皇帝远”、缺乏有效监管,这些人“苍蝇胃口大、官轻贪腐重”,其违纪违法问题往往直接触及群众利益,影响更坏。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巡视组在最近一轮巡视时提出了“能人腐败”的问题,直指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选任领导干部时重才不重德,加之日常监督缺位,给予所谓“能人”权力寻租机会多、空间大,使之极易出现腐败问题。

专家建议,下一步的反腐工作应重点抓好党政“一把手”和基层领导干部这两头。对前者,应通过健全民主决策机制,着力限制其权力;对后者,应织密制度之笼,不使其因官小而游离于监督之外。总之,对一切腐败问题“零容忍”。

斩断“腐败路径”:

官商勾结、拉帮结派、跑官要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出台八项规定、整治“四风”问题,并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作风建设”、“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干部选拔任用”与“党风廉政建设”一道列为中央巡视组关注的主要问题。

四轮巡视过后,官商勾结、拉帮结派、跑官要官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对这些通向腐败的路径,必须予以彻底斩断。

——有一些官员与商人过从甚密,勾肩搭背、不分彼此,有的直接插手项目、大搞权钱交易,有的通过“身边人”输送利益。

——有一些领导干部拉帮结派,搞“圈子文化”、“山头主义”,不仅涣散了组织,而且滋生了腐败,往往造成“窝案”、“串案”、“塌方式系统性腐败”。

  ——有一些地方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违反组织原则、组织纪律,存在着“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问题。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

为此,专家建议,今后要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着力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把官商勾结、拉帮结派、跑官要官等问题列为治理整顿的重点,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