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的方针
2014-11-26 01:23:53
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长期准备,就是在和平时期,居安思危,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人民防空建设。重点建设,就是在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分轻重缓急,有重点、分层次地实施人民防空建设。平战结合,就是在确保战备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坚持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坚持人民防空与要地防空、野战防空相结合;坚持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坚持长远建设与应急建设相结合;坚持国家建设与社会、集体、个体建设相结合。做到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科技强业、依法建设、注重效益。 1.制定周密的防空袭方案和各项保障计划,协调各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行动。
2.建立完善的防空通信警报系统,准确迅速地传递空情、发放警报、保障指挥。
3.修筑配套的人民防空工程,保障人员、物资掩蔽。
4.组建专业技术强、训练有素的群众防空组织,及时消除空袭后果。
5.抓好城市人口预定疏散地区建设,为战时安置城市疏散人口创造条件。
6.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掌握防空知识和技能。沿着法治化轨道健康发展的现代人民防空,不仅能够增强国防实力、保存战争潜力、遏制战争爆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在提升综合国力、服务经济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贡献巨大。
1.指挥通讯体系灵敏可靠
由空情接收、预警报警系统和固定指挥、机动指挥等手段构成的人防指挥通信体系,已经覆盖各个城市,能够及时发布警报信息,并为党委、政府、军事机关的防空防灾指挥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2.人防机关和专业队伍实力过硬
“准军事化”的人防干部队伍和涵盖消防、运输、医疗等8个领域的人防专业队伍,是战时防空、平时防灾救援行动中的重要力量。
3.城市综合防护能力全面提升
遍布城市地下、地上及郊外的人防工程、疏散场所、疏散基地,战时保护人员物资、平时服务经济社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楼房抗毁能力、方便市民工作生活。
4.防空防灾知识技能广泛普及
各人防部门平时大量开展的宣传教育、训练演练,帮助广大市民掌握了大量防空防灾避险自救常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