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12月2日《河南日报》“攻坚———河南改革热点解读”栏目刊登对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魏小东的专访:以简政放权助推经济社会升级发展

□河南日报记者 龚砚庆

        李定宇

    

  简政放权前提是认识到位

问:请问您是怎样看待简政放权的?

简政放权是一场自我革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难免会感觉疼痛或不适应,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简政放权是一场效能革命,对保留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和程序化“繁”为“简”,把审批前置条件削到最少、办事程序压到最少、隐性门槛砍到最少、办理时间减到最少,全面提升效能;简政放权是一场动力革命,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为结构转型、经济升级注入不竭动力。为切实做好简政放权这篇文章,鹤壁抓住被确定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的机遇,坚持把简政放权、改革审批制度放在突出位置,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省辖市为目标,成立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工作小组,市主要领导同志直接研究抓,市委专题议事会每月听取一次情况汇报,统筹协调,确保科学有序有效推进。

    

  简政放权实质是转变职能

问:您认为简政放权的实质是什么?

简政放权实质就是转变职能。我们要通过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促进经济社会升级发展。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坚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以“权力清单化”为抓手,从“清权、确权、晒权、管权”四个方面,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项转移出去,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截至目前,取消38项,下放32项,合并19项,转为行政服务48项,挂起21项,保留行政许可46项(含省政府下放2项),精简78.22%;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12个工作日减少为4.95个工作日。

清权,就是坚持“接”“放”结合,单位全面梳理手中的行政审批事项。“接”,即对中央和省下放到省辖市的审批事项,逐一承接、无缝对接;“放”,即最大限度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具体做到“九个一律”,即凡上级明令取消和法律依据不充分的一律取消,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一律取消,省内其他省辖市取消的一律取消,本市自行设定的一律取消,没有法定必须由市级审批的一律下放县区,初审、审核、登记、备案等一律转为行政服务,审批性质、内容、要件相近的一律合并,近几年“零审批”或年审批数量非常少的一律挂起,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一律不再新设行政审批项目。

确权,就是全面审核论证行政审批项目,确保合法、合规、精简、最优。召开市直单位、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多种形式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邀请法律专家,对审批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

晒权,就是全面公布行政审批项目清单,确保阳光透明。在单位自查清理、集体审核论证基础上,编制涵盖项目名称、受理地点、承诺时限、是否收费、监督电话等内容的行政审批项目清单,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我们选择了审批权力集中、社会关注度高的国土、规划、住建、工商、人社5个重点部门先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他30个市直单位梳理、编制审批项目清单,向社会公布。

管权,就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制约权力运行。建立监管平台,包括电子监察系统平台、投诉受理处置平台和联合审批平台。投资1.4亿元建成涵盖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信息指挥中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数字鹤壁综合服务中心,对33个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集中办理,实行“一门受理、内部循环、并联审批、承诺服务”机制,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强化督导监管,制定出台《鹤壁市行政审批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督查、奖惩体系,实施常态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考评。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效能监察室“三室”联动,开展“走基层、查作风、评行风”检查,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简政放权抓手是标准化

  

  问:简政放权怎样才能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

要建立长效机制,就必须将我们简政放权取得的成果“固化”,即通过“标准化”的刚性效应,约束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防止执行环节变形走样。我们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和“简化、便民、合理、明晰”的原则,把“标准化”作为抓手大力推进:一是项目要素标准化,清晰列出每一审批事项名称、事项编码、设定依据、法定实施主体等。二是审批流程标准化,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推广“一审一核”和“即审即办”,将审批流程整合优化后的各个环节,以时间节点与流程图形式固化。三是服务方式标准化,全面公开服务信息,健全服务制度,严格执行审批标准,完善并联审批,推进网上审批服务,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动态管理标准化,每年开展1~2次清理工作,对省政府下放的审批事项随时做好承接。五是监管机制标准化,健全审批机关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加强日常监督。

    

  简政放权重在

求实求效

  问:您认为应该如何来确保简政放权的实效?

我们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强化简政放权的实效:一是内部评价,将简政放权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同时在单位内部,也将内设机构及负责人推动简政放权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二是外部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委托市统计普查和监测中心,采取抽样现场问卷调查、评议代表集中评价等方式,定期对简政放权进行评价。据近期第一次评价显示,全市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满意度为93.9%,35个被评价单位总平均得分为93.84分。将简政放权纳入政风行风评议范畴,开设网络测评专题,全面了解群众满意度。三是发展评价,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为衡量简政放权的重要标准。截至9月底,全市企业登记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22.3%,带动民间投资增长27.6%,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7%、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居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3%、居全省第2位。

改革无止境。鹤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坚定信心和有力措施,把简政放权不断推向前进,持续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注入不竭动力,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为中原更出彩做出积极贡献。●对企业和群众来说,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缩短办事时间最能体现工作效能。鹤壁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政府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深圳市航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鹤壁分公司年产350万台套车载电子五金、注塑件项目办理环评手续时开启绿色通道,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两个工作日。鹤壁的这种办事效率在内地是很少见的。

●鹤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工伤认定、申请下放到县区,现在办手续方便了,办事时间缩短了。以往我们为员工办理工伤认定都得跑到在淇滨区的市人社局,现在在山城区就能办理了。

●鹤壁市在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办结时限的同时,还通过联审联批、成立重点项目督导组等措施,为项目打造一流建设环境。2014年5月,鹤壁市政府出台鹤壁市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项目要素、审批流程、服务方式、动态管理、监管机制”等5个标准化的目标要求,确保审批办事信息公开、完备、精确、权威,为办事主体提供“无差别服务”,实现“阳光”审批,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主体的满意度。

(一)项目要素标准化。清晰列出每一审批事项名称、事项编码、设定依据、法定实施主体、重要说明及注意事项等。

(二)审批流程标准化。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推广“一审一核”和“即审即办”,实现审批流程最短。

(三)服务方式标准化。一是公开审批服务信息,方便市民办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制定相应的服务制度,将审批标准的执行落实到位。三是完善并联审批、推进网上审批服务。

(四)动态管理标准化。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现有审批事项不定期进行再清理,每年开展1~2次清理工作,及时发布行政审批调整信息,切实有效解决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不及时和公布不及时、不规范的问题。

(五)监管机制标准化。行政审批实施部门要按照审批和监管分离的要求,确定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人、审核人及其审批科室和监督科室的分离,健全审批机关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制定内部审批监督意见或办法,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监察部门负责审批全过程监管的监督机制,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保证行政审批公开、公正、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