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当好11个行政村的“保姆”
——记鹤山派出所社区警务三中队社区民警王亮的一天


王亮在郭家岗村走访


□本报记者 陈志付 文/图

社区民警工作在最基层,与老百姓打交道更频繁、联系更紧密。他们每天在忙碌的工作中,为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默默地奉献着。那么,社区民警从早到晚忙些啥?11月28日,记者来到鹤山派出所社区警务三中队,对王亮进行了跟班采访,体验了社区民警一天工作的忙碌和辛苦。

7时50分,西杨邑村

村民求助寻找离家妻子

早上7时50分许,在班车上睡着了的王亮被手机铃声惊醒。原来是鹤壁集镇西杨邑村一位村民的妻子因家庭琐事负气离家出走后多日没有音信,向王亮求助的。

“我马上到单位,你先别急。”王亮接完电话后告诉记者,他和村民相处的时间比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都长,“妻子的预产期快到了,我也只能每天晚上巡逻结束后连夜赶到家照看妻子。”

这位村民见到王亮后,诉说了妻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和他几天来寻找妻子的过程。王亮一边安慰他一边通过公安网看能否查询到他妻子失踪以来的信息。

9时许,郭家岗村

村民求助解决户口问题

  9时许,辖区郭家岗村郭女士找到王亮。

  “我56岁了还没有户口,现在也不能享受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郭女士一脸愁容。王亮一边对她反映的情况做笔录一边向她表明,民警将对她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会尽快为她解决户口问题。

“我的辖区里一共有11个行政村,共有4700余户约1.2万人。以前因为许多村民对户口不重视,所以现在很多村民是‘黑户’。户口对村民太重要了,要认真办。”王亮对记者说。

11时许,北杨邑村

寻找“丢失”证件主人

11时许,辖区的北杨邑村一位村民打来电话说拾到一些重要证件,需要交给民警处理。王亮遂赶到村里了解情况。

  经核查,这些证件是娄家沟村一位村民的退伍军人证、电工证等。当王亮赶到娄家沟寻找证件的主人时,被村干部告知,该人已经去世了,证件是他的家人丢弃的。

午饭时间,龙卧村

制止打架,化解纠纷

此时已到午饭时间,王亮的手机又响了,辖区龙卧村一位村民报警,称龙卧园区工地上有人要打架。王亮立即前往龙卧村,制止了这起因征地和施工引发的打架纠纷,并对双方进行了劝解。

13时许,东头村

扑灭烧秸秆造成的明火

帮村民补办户口

  13时10分,正在单位食堂就餐的王亮接到群众的电话,反映东头村有人烧秸秆,火势正在向周边的树林蔓延。王亮撂下饭碗,驾车火速赶往东头村。记者跟随王亮快要进入东头村地界时,老远就发现有好几处熊熊燃烧的明火。

  到了着火点,有几位妇女还在点燃其他秸秆,王亮上前严厉制止,并在与村民一起扑灭了所有的明火后,对她们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

“原计划今天到东头村走访,咱们一块到村里看看去吧。”王亮说,东头村的赵某嫁过来之前是林州人,前夫把她的户口给注销了,李某往林州跑了多次都没能为赵某补办成户口,王亮今天要到村里继续调查这个问题。

离开东头村后,王亮又来到郭家岗村走访。因为,郭家岗村有两户村民由于承包地纠纷还在闹矛盾,王亮要找村干部一起协商解决办法。王亮进村后与村民们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询问村里有没有邻里或家庭矛盾纠纷,有没有赌博、邪教现象。

郭家岗村委会干部郭栓柱对记者说,村里人对王亮都很熟悉,前不久村里来了个卖假药的,村民马上打电话让王亮来处理。

17时许

回去路上又灭了一次火

17时10分许,王亮的中队长打来电话,要他回单位处理一项紧急内务。在返回单位的路上,王亮发现东头村田地里又有人焚烧秸秆。王亮立即下车再次灭火。

“要当好一名社区民警,就要乐于为辖区当保姆。”王亮在回单位的路上对记者说,很多大事儿都是由一件件小事儿积累引发的,平时必须到辖区常走走、多问问,把小事儿都解决好,就能避免出大事儿。他说,社区民警虽然每天干的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儿,但是忙碌一天后感到很充实。

今年年初以来

王亮共接处警400余起

社区警务三中队中队长冯林飞告诉记者,王亮于2012年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鹤山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其工作职责范围包括社区警务、110接处警、参与办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缉枪治爆及信访等。

  由于社区警力有限,王亮在妻子预产期阶段仍然坚守工作岗位。今年年初以来,王亮共接处警400余起,参与办理各类案件100余起,调处矛盾纠纷2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