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东大线(原大白线)改建工程现场:工地“进”暖棚暖风昼夜送


图为工人们正在工棚内铺混凝土路面和绑扎钢筋网。


□本报记者 张心致 文/图

 

有这样一个工地——工人们搭起工棚将施工现场“搬”到室内,并不停地往棚内送暖风,施工人员三班轮流上岗24小时施工……如果近期你路过淇滨区淇滨大道与金山路交叉口,就会发现这个特别的工地——东大线(原大白线)鹤壁境内改建工程京广铁路立交桥段项目。

数九寒天,淇滨区、市公路局以及施工方加大投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正在不分昼夜地推进工程。“大约再有一周时间,这段工程的混凝土路面就能完工了,春节前肯定能通车。”1月4日上午,淇滨区交通局局长康连成表示。

 

影响5万多人

出行的咽喉要道

 

东大线鹤壁境内改建工程是目前全市重点推进的交通项目,计划今年6月底完工通车。根据目前已进入冬季低温期,且有保证春节期间维持基本通行的需求,市公路局和有关县区制定了冬季点式施工、今年春季全线推开的施工思路。去年10月30日,全线关键路段开始施工。东大线京广铁路立交桥段可谓整条道路的咽喉,不仅对今年全线动工至关重要,而且影响到金山工业园区及周边村5万多人的出行。

另外,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标准,此段工程由原来的沥青路面改成混凝土路面,并且混凝土面板中还要增加钢筋网。“这些无疑增加了很大的工程量,混凝土路面有近一个月的养护期,再加上这段工程还有辅道的工程量,所以只有在春节前主体通车,才能确保6月底全线通车。”市公路局技术人员介绍。

 

搭工棚、送暖气、昼夜施工的创新措施

 

如何克服冬季施工的不利因素,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速推进施工?“那就要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敢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康连成表示。

当天上午,记者在淇滨大道与金山路交叉口看到,一个巨大的蓝色工棚向西一直延伸,穿过京广铁路地下通道,直至与南水北调桥连接处,长达680米。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