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我市群众选择绿色生态葬呈逐年递增趋势近3年13人选择花坛葬

本报讯 (记者 原昆鹏 王帅)“公墓推行的节地葬我觉得很好,一个墓位占地不超过0.3平方米,很节省土地。而且周围都种上了花草树木,既典雅节约,又不污染环境,应该大力提倡。”4月2日上午10时许,到我市一家公墓祭奠已故亲人的龙女士对记者说。

当日上午,记者在我市一家公墓看到,整洁干净的道路两旁摆放着多个绿色环保新葬式的宣传栏,该公墓不仅推行了花坛葬、节地葬,目前正在施工修建草坪生态葬园区。

“3年前我们就开始推行花坛葬等形式的生态葬。花坛葬是墓葬与树葬的创新,是将骨灰放置于可降解的骨灰坛中,深埋于花坛之下,经过一段时间自行降解后,最终化为泥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逝者的名字将统一镌刻在纪念碑上,亲友祭拜时只需带上鲜花,不用香烛、纸钱等祭祀用品,这也是一种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的安葬方式。花坛葬是免费的,而且容积率很高,10平方米的花坛最少就能安葬100人。”该公墓有关负责人朱先红对记者说,“近3年已有13人被安葬在这里。”

朱先红介绍,节地葬和他们目前正在建的草坪生态葬、壁葬均是以节约自然资源、突出环境保护、文明落葬为出发点推行的,“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传统殡葬方式,开始崇尚科学、文明、节俭的新丧俗,如今来祭祀的人拿鲜花的多了,烧纸钱的少了。”

记者随后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了解到,为引导市民树立科学、环保的殡葬观,市民政局大力倡导各公墓推行绿色环保新葬式。

据市民政局有关人士介绍,受旧观念和攀比风气的影响,一些人在白事上大操大办,青睐于豪华墓,改变这一现象需要一定的过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选择绿色殡葬方式的人虽占少数,但呈逐年增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