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市老科协组织专家到浚县为种植户送技术
2015-05-08 00:25:22
专家在进行技术指导 本报记者 原昆鹏 摄
本报讯 (记者 原昆鹏)“真没想到市里的科技专家主动找上门帮我解决技术难题,还在如何扩大规模、增加效益等方面提了很多建议,帮我解决了眼前的很多困难。”5月7日上午,浚县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区负责人孙国胜对记者说。
当日上午,市科学技术协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市农业、林业、食用菌技术等方面的专家,主动深入市鹤舞天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园区,进行技术服务和科技咨询。
“牡丹园里的杂草很难清除,该咋办?油用牡丹用什么肥料最好?”见到几位专家,孙国胜非常激动,马上问起了眼前遇到的技术难题。虽然5月6日晚下了一场大雨,牡丹地里非常泥泞,但专家们毫不在乎,马上进入角色,蹲在牡丹旁查看长势。
“种植户都把杂草当祸害,其实这是大家不懂如何利用它。将草割下后可铺在牡丹下,长时间循环积累就会形成一个腐殖质层,既增加土地肥力又能储水,一举两得。”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郭朝蓝说。其他几位专家也相继对肥料选择、牡丹与食用菌种植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市科协机关副调研员、市老科协秘书长王建钢对记者说:“为贯彻我省关于‘科技服务三农’活动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战略部署,我们坚持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为种植户和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帮助。遇到技术难题的个人和企业都可拨打331611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