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随着手机叫车、网上购票、远程监控车辆行驶等的实现,人们的出行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互联网开启智能出行新时代


图为淇滨客运总站智能调度监控中心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        本报记者 李鹏 摄


□本报记者 李鹏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呼啸而来。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市民会享受到什么样的出行服务?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互联网就像一根指挥棒,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出行模式:网上叫车,网上购票,电子导航,远程监控……一一实现,互联网开启了智能出行新时代。

快捷:

一个电话叫来出租车

淇滨区福汇佳苑的张浩东,家距离工作单位约4.5公里。他说从去年10月开始每天早上他都乘出租车上班。“我下楼前用手机打到服务台叫车,等我走出小区大门口,出租车已经等在那里了。”

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通过网络平台,我们再也不用路上跑圈满大街找乘客了,通过乘客留言,我们第一时间知道乘客在什么地方,知道乘客想去什么地方。”

网上叫车有以下步骤:需要打车的乘客拨打叫车热线,工作人员记下乘客信息,如姓名、电话、位置、目的地等;工作人员通过GPS系统发出调度信息,司机通过车载GPS系统可得到信息;出租车司机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GPS系统回复是否前去载客。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出租车管理科负责人张永杰介绍:“目前,乘客电话叫来的车辆只是我市挂靠在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下一步,我们计划给所有出租车安装软件,建立电召管理平台,届时乘客电话叫车范围将扩大到全市。有了电召管理平台,对出租车的监管将比以前更加方便。电召管理平台不仅可实时查看出租车的实载率,(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