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折翼的天使插上翅膀让哭泣的妈妈绽放笑容让绝望的家庭走向希望———记市妇幼保健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
2015-07-16 22:46:23
市妇幼保健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主任付京梅在为果果(化名)做检查
市妇幼保健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主任付京梅(左四)和她带领下的专业康复治疗团队
□淇河晨报记者 范丽丽 文/图
他们肢体健全,却连站立都难以做到,更别说走路;他们不是先天聋哑,却连“妈妈”都叫不出口……这是一群脑瘫儿童,是一群折翼的天使。他们无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快乐、健康成长,他们的妈妈承受着精神和经济压力,常常泪流满面,他们的家庭也因此陷入绝望,失去欢乐。
哪些因素会导致宝宝成为患脑瘫的高危儿?脑瘫患儿的黄金治疗期是什么时候?我市哪里治疗脑瘫最专业?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下面记者带您去我市首家专业脑瘫康复机构——市妇幼保健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寻找答案。
已有几千名脑瘫患儿
从这里走向康复
7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该中心主任付京梅正在给6个月的果果化名)做检查。经过3个月的治疗,果果情况非常好,抬头、翻身、伸手抓物都表现良好。“你们看,孩子表现多好,基本上已经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了。”付京梅笑着说。
在儿童运动治疗室,一位康复治疗师正鼓励一个小宝宝在地上爬行,训练他的四肢肌力。“宝贝儿,你真棒,咱们再爬一次!”康复治疗师不断地鼓励,孩子掉过头又一次开始往前爬。
这样的场景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每天都在上演。康复治疗师一对一地指导脑瘫患儿进行翻身、坐、爬、站立、走、讲话、认知等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付京梅告诉记者,这个宝宝叫天天,来自邯郸市,2岁了。3个月前来到医院的时候不会笑、不会爬、不会站,足尖着地,呈交叉步态。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天天现在已经可以自己稳稳地坐着,能爬两三米,能独自扶站一会儿。
“我们医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成立于2002年,已有几千名脑瘫患儿从这里走向康复,不仅是我们本市的脑瘫患儿在此接受治疗,山东、河北等周边地市患者也慕名前来。我们现有专业康复治疗师7名,采取综合性方法治疗小儿各种类型的脑瘫、脑发育不良、语言构音障碍等疾病,效果显著。”付京梅说。
六大因素导致宝宝
成为脑瘫高危儿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每1000个孩子里就有2至3个是脑瘫患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患上脑瘫呢?付京梅告诉记者,以下六大因素可导致宝宝成为脑瘫高危儿。
一、早产的宝宝,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二、宫内发育异常或产时、产后窒息的宝宝,以及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三、胆红素脑病患儿,黄疸过深、时间过久;
四、患上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
五、患有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
六、孩子的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大于等于35岁),患有视力、听力、智力、肢体、精神等疾病,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孩子在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有以上情况之一的就属于患脑瘫的高危儿,有些孩子早期症状较轻,不易被发现,随着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可能会逐渐表现出来,妈妈应注意按时带宝宝到专业的机构做检查,前半年每月1次,后半年每两个月1次,不要随意中断,以免漏诊,延误病情。”付京梅说。
小儿脑瘫确诊与治疗
越早越好
7月10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带着龙凤胎孩子来做治疗的窦先生。他的两个孩子出生于2014年3月5日,已经一岁四个月了,儿子下肢发软,不会坐、不会站,女儿情况好点儿,拉着手能够站立。为这两个孩子夫妻俩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孩子7个月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坐不稳,站立不稳、两脚交叉,我们去骨科医院看了看,大夫没有找到病因,想着孩子长大就好了,直到孩子过了一岁情况没有好转,我们着急了,才又带着他俩去北京看了看,才确诊为脑瘫。听说市妇幼保健院治疗脑瘫效果好,一周前我们来这儿治了。”窦先生难过地说。
对此,付京梅非常遗憾地表示,这对龙凤胎宝宝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患儿出生3个月至6个月是治疗脑瘫的黄金期,这个阶段进行治疗效果好、恢复快、花费小。“小儿脑瘫确诊与治疗越早越好。”付京梅反复强调。
那么哪些症状预示着宝宝可能是脑瘫患儿呢?付京梅说,孩子出生6个月内出现以下症状家长要特别注意:
一、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孩子出生1个月时即可看出来;
二、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出生1个月时即可看出来;
三、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四、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形姿势等,出生1个月时能看出来;
五、不笑,如果出生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笑,可能智力低下;
六、手握拳,如果出生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出现此症状,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
七、身体扭转,3至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八、头不稳定,如果孩子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着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九、斜视,3至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十、不能伸手抓物,如果4至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能智力低下或患有脑瘫;
十一、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最后,付京梅想纠正一下社会大众对脑瘫患儿的片面认识。付京梅说:“很多人认为脑瘫患儿智力低,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其实脑瘫患儿80%以上智力正常。大多数的脑瘫患儿只要能及时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的。”
专家简介
付京梅,鹤壁市脑瘫特需会诊专家,鹤壁市儿童康复工程会诊团团长,鹤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近十几年来专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擅长治疗小儿脑瘫、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等,对1岁以内小儿各型脑瘫的诊治技术高超,是鹤壁儿科、小儿脑瘫康复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