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日经巨资收购《金融时报》
日媒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 收购价格达13亿美元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公司与日本日经集团7月23日共同宣布,培生公司同意以8.44亿英镑约合13亿美元)的价格,向日经集团出售金融时报集团,包括老牌知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这是日本媒体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

  培生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法伦说,公司为能够拥有《金融时报》将近60年而感到自豪,但现在是时候让这家世界主要的财经日报换个东家了。

强强联合

“在移动媒体和社交媒体爆炸性增长的驱动下,我们已经到了媒体产业的一个拐点。在这一新环境下,要确保《金融时报》在新闻和商业上取得成功,最好的方法是让它成为一家全球性数字新闻企业的一部分。”法伦在一份声明中说。

据日经集团介绍,这家企业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商业性媒体集团,主要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发行量为300万份。

《日本经济新闻》创办于1876年,“年纪”比金融时报》大。日经集团运营的媒体业务包括书籍、杂志、数字媒体、数据库服务和广播。这家企业最近重启英文在线和纸媒服务,这是其从日本向亚洲进军战略的一部分。

日经集团会长兼社长喜多恒雄说,能与《金融时报》共事,他“极为自豪”。喜多说,日经集团与《金融时报》享有相同的新闻观和报道使命。

推动数字转型

《日本经济新闻》说,财经信息在数码时代是预期增长的领域,两大媒体有望充分利用各自的客户基础,进一步推动数字媒体事业。

日经集团此次收购的资产包括《金融时报》报纸、《金融时报》网站、《金融时报》中文网以及银行家》杂志等资产,但不包括金融时报集团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总部大楼及其持有的50%经济学人集团股份。这笔交易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财经新闻学教授史蒂夫·席费尔斯说,网络版的订阅人群使得广告商能接触到高价值的个人潜在用户。但是,《金融时报》的付费阅读模式正受到大量免费财经信息网站的挑战,相对于竞争对手,付费模式可能限制它将来的发展。

■分析 为何是日经拿下《金融时报》

首先,日经集团在日本财经媒体界独占鳌头。作为日本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日本经济新闻》创刊于1876年,比《金融时报》还早12年,在日本财经媒体界独占鳌头,年销售达300万份,远超《金融时报》纸质版和电子版一共72万份的发行量。

  其次,日经集团是日本全球化战略最成功的媒体之一。《日本经济新闻》发行量居日本财经类报纸首位,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为尽快推进海外业务,日经新闻设立英文版和中文版网站,曼谷开设“亚洲编辑总局”,新加坡设立“日经集团亚洲总部”。此外,集团还积极布局互联网,在2014年斥资2000万美元入股知名互联网软件应用公司印象笔记。此次收购《金融时报》目标在于更好地进入英语市场。致力于成为“全球性媒体”的日经集团,最想要的就是《金融时报》的金字招牌。

再次,日经新闻的报价难以抗拒。安盛投资的高级基金经理玛伍德称,“这一价格难以抗拒。”贝索斯2013年收购《华盛顿邮报》耗资2.5亿美元,股神巴菲特当年购买28家日报也只花费3.4亿美元,《金融时报》13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并不低廉。据悉,日经的报价相当于《金融时报》未计利息、税项及摊销利润的35倍。

最后,两者互补性较强。据悉,最后角逐《金融时报》的两家媒体是德国Axel Springer和日经新闻。除日经确实给出高价以外,日本纸媒的“大体量、小品牌”与《金融时报》的“小体量、大品牌”正好互补,两者结合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