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宋词浅谈(二)

宋词浅谈(二)

□牛子社

  词本来是配乐歌唱的,所以都曾有过乐谱(宫调:类似C调、G调)、音律、节奏,这些因素合起来称为“词调”。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词牌”。

词牌的由来大体有四种:一是乐曲的本名,如“苏幕遮”、“破阵乐”等;二是填写较早影响较大的词题目,如“谢秋娘”、“更漏子》”等;三是与词调创制相关的人和事,如“何满子”、“雨霖铃”等等;四是乐曲摘要、节选,如“霓裳中序第一”即从《霓裳羽衣曲》中摘一段制成。无论哪一种情况,现存的大多数词,词牌与内容都关系不大了。

既然词牌是词调的名字,名与人大体应该数目相等,但据《钦定词谱》统计,2300多个词调,竟然有8400多个词牌名,一调多名、一名多调现象特别严重,如忆秦娥”,又名秦楼月、双荷叶、蓬莱阁、碧云深、花深深;“菩萨蛮”又名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巫山一片云;“念奴娇”的别名多达17个。其他如异调同名(念奴娇别名千秋岁,与另有的“千秋岁”形成套牌)、一调数体(同一词调词牌,某些句子的字数、断句的位置、押韵的方式、句中的平仄却略微不同)等现象比比皆是。

不同的词牌词调,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初是有区别的。如“何满子”表意悲凉凄怨,“六州歌头”适合表达苍凉悲壮的感情,“雨霖铃”缠绵哀怨,“六么”欢快爽利,霓裳中序第一”音节闲雅,“念奴娇”宛转娇媚、“满江红”雄浑悲壮,“鹧鸪天”细腻婉约。但随着“文人词”大量出现,词的内容与乐谱相去渐远,所以我们今天阅读古人词作时切不可“望牌生义”。

说一说词牌中常出现的几个术语。令”,是一种接近民乐的抒情短曲;“引”应是唐教坊诗体曲的演化;“近”是一种比“令”长又不像“慢”那么典雅庄重的曲调;“慢”是一种篇幅较长、节奏舒缓、韵脚间隔大,调子较舒缓曲折的曲调。另有摊破”、“减字”等术语,是说与本词比较,字数略有增减、句式稍作变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