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河南日报》昨日刊发介绍我市人才引进工作的文章鹤壁:让人才成为转型发展“新引擎”

□河南日报记者 李旭兵

    

  一部手机、一款自主研发的APP,通过无线传输,就能全方位掌控居住空间照明,灯光自由启动、亮度随心调节、音乐随意响起。这套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是鹤壁国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推出的家庭照明解决方案之一,已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刚投放市场就备受消费者青睐。

2013年底,以朱明甫为首的9名博士回乡创立国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鹤壁市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扶持企业发展,使公司成功实现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创造效益、当年股市挂牌。“公司发展这么快,离不开鹤壁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9月14日,董事长朱明甫如是说。

这是鹤壁市“围绕发展聚人才、依靠人才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鹤壁市围绕加快建设生态活力幸福之城战略目标,以被确定为中组部人才工作联系点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使全市人才总量由过去不足14.7万人增加到20余万人,高层次人才数量达6.8万余人,人才正成为这座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鹤壁正处于爬坡过坎、升级突破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鹤壁市委书记范修芳说。为此,鹤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引进人才扩充增量,培育人才盘活存量”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以引进1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0000名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人才工程”;深化市校合作,先后与郑州大学等11所院校达成全面合作协议,积极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博士服务团等方式开展柔性引才,仅2014年就引进博士服务团成员19名,数量居全省第一。在人才培育上,组建了省级区域性职教联盟——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覆盖豫北9所高等院校、264家企业、6家研究院所,实现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协作共赢,每年为鹤壁产业发展培育急需紧缺人才8000余名。

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中,该市还成功探索出一条政府资助、企业主导、院所参股,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引才聚才新模式,先后建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河南研究院”等数十个创新平台,引进了以国际著名光电子学家王启明院士为代表的近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