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新闻
2015-09-16 00:09:40
按照市淇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方案要求,淇县淇河办组织人员对淇河淇县段沿岸养殖场的占地面积、存栏量等详细信息进行排查、确认,为下一步淇河沿岸养殖场的搬迁做准备。图为9月11日工作人员在一家养殖场进行信息登记。马超 摄
近日,淇县供电公司对县城内老城区17条道路1191盏路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的LED灯每年可节电115万千瓦时。图为技术人员正在安装新型节能LED灯。郭瑾 摄
河南天邦菌业有限公司位于淇县北阳镇,该公司目前年产食用菌达4000吨,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0余人,带动周边600多户农民增收。图为9月14日该公司职工给准备外销的杏鲍菇打包。苏麟 摄
淇县
标杆引领新农村建设 党建激发企业活力
本报讯 全县标杆村建设推进得快不快?非公企业党建引领作用是否有效发挥?基层党建工作抓得实不实?带着这些问题,9月9日,淇县县委书记王永青率领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街道)、相关县直部门负责人,对全县基层党建项目和标杆村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观摩评比。
标杆引领新农村建设
走进淇县西岗镇秦街村,昔日污水横流的村内街道被宽阔的水泥路取代,村口长满荒草的垃圾堆也变成了绿竹依依的休闲广场,一座漂亮的凉亭掩映其中。
这可喜的变化都得益于该县今年上半年推行的标杆村建设活动。该县通过县直职能部门的“打捆帮扶”,将现有的涉农资金项目合理摆布,帮助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文明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百年乡村一日新,广场小亭竹荫荫……强国富农中国梦,血汗浇铸新农村。”说到村里的变化,村民王习峰张口就是一首诗。
为改变村容村貌,该村第一书记李树祝自己垫资近100万元,用于铺设村内水泥道路、整修下水道等村内建设。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群众自发参加劳动,不计报酬,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村共整修下水道、铺设步道花砖、硬化村内道路近两公里,4个合计720亩的林果园及76亩的种植园,已完成品种筛选及前期预订工作。
党建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笔者在河南普乐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公司产品正在装车外运,车间内新上的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目前,已成为一家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工业企业,产品涵盖生物技术咨询服务、食品加工、饲料生产以及无害化处理等方面。
该公司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车间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为企业树立了学习榜样和追赶目标。“我们企业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无违章,公司上下掀起赶超先进的热潮。”党支部书记刘民刚介绍。
在淇县天邦菌业有限公司,企业和党支部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党支部书记兼任公司总经理,党员利用党支部提供的活动平台,服务合作社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党员分包一个责任区,联系30多名社员和30多名职工,对责任区内的各项工作一包到底。充分发挥党员的技术优势,通过科技攻关,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头雁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该县大力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筹划实施了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引导淇县籍外出务工就业、创业成功人士回村任职,凝聚农村建设发展强大合力。
黄洞乡鲍庄村是偏远深山区村,以前村里面临着行路难、吃水难、种地难等问题。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实施后,该县主要领导多次邀请原市农业局副局长、鹤壁市食品产业办公室主任冯增智回乡担任第一书记。冯增智谢绝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回村任职,帮助家乡群众改变贫困面貌。
如今的鲍庄村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经多方筹资,开工建设了鲍庄至范寨自然村的村内公路以及4条农忙生产路工程,解决了两村群众行路难、种地难的问题。同时,还积极引导群众购置了小微型农业耕种、收获机械5台,解决了小麦机械化收割问题,提高了山区群众农业机械化水平。
“冯增智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让一个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差的深山村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让我们都感受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和奉献。我们要学习和弘扬这种心中装着百姓和不畏困难的精神,推动我们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目标顺利开展。”在鲍庄村看到该村发生的可喜变化,该县县委书记王永青说。
(苏麟 王绍营)
今年年初以来,淇县
筹集44.5万元
资助150名贫困学子
本报讯 日前,淇县县委统战部、淇县总工会、淇县工商联先后举行了“爱心助学”、“金秋助学”活动,现场共为107名即将迈进大学校门的贫困学子发放了27.6万元助学金。
为了帮助贫困大学新生顺利入学,淇县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助学载体、丰富助学形式,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贫困学生解难,爱心助学活动成为了一项献爱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善举,影响和带动该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活动中来。
“今年年初以来,淇县各级工会组织共筹集助学资金44.5万余元,对150余名困难职工家庭的大学新生进行资助。”淇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任葛永华说,“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强与高校助学工作的衔接与协调,拓展助学领域,帮助困难职工子女解决在大学期间遇到的生活困难。”
(董鹏飞 周毅)
淇县畜牧局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程度,截至目前
培训60余人次 储备青贮饲料2.3万吨
本报讯 为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程度,淇县畜牧局及早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共培训相关人员60余人次,发放相关玉米青贮宣传单150余份,技术服务队指导牛羊养殖场(户)10户次,储备青贮饲料2.33万吨。
该局通过对所有规模养牛、羊场发放宣传单、举办玉米秸秆青贮培训班等方式,宣传玉米秸秆青贮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引导奶牛、肉羊养殖企业与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及周围村庄签订玉米秸秆青贮合同,订单种植全株青贮玉米,确保牲畜“粮仓”充裕。
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玉米秸秆青贮技术服务队,深入各规模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服务,保障青贮质量。发挥县内瑞丰、三博等奶牛养殖企业全株玉米青贮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定期举办交流会,让养殖场户了解使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好处,转变传统饲养观念。(赵寒月 崔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