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淇滨区计划用4年时间建设一批规划有序、村容整洁、设施齐全、环境优良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让乡村天天美丽
2015-09-16 00:17:04
淇滨区金山办事处许沟村村口 郭艳广 摄
淇滨区大河涧乡肖横岭村小广场绿意盎然孙伟民 摄
淇滨区钜桥镇姬庄村街景 孙伟民 摄
美轮美奂的淇滨区大河涧乡河口村 孙伟民 摄
淇滨区上峪乡上峪村街景孙伟民 摄
(上接第一版)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让乡村天天美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能是一阵风,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让乡村天天美丽。对此,淇滨区也在积极探索。
大河涧乡肖横岭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首批村之一。现在的肖横岭村,绿树掩映中的房屋错落有致,村内全是水泥路,路边种着万年青、垂柳和各种花草,干净、整洁、美丽。如此好的环境是如何保持的?村支部书记肖五星告诉记者:“像村里的主干道都是由保洁员每天定时打扫,这些保洁员都是本村村民,每个月都能领到几百块钱的工资,村里的小路由全村的40多名党员义务打扫,你看谁家有党员,在其家门口都有标牌,村里还有护路员,定期对花草树木进行管护,我们还成立了治安巡逻队,每天晚上进行巡逻。”
淇滨区按照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发展要求,在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环境卫生维护管理,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各乡镇办事处对已经建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鼓励采取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相结合的方法,抓好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沼气等公用设施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并通过市场机制培育专业化的运营管理维护队伍,提高运营管理维护人员素质。为发挥群众的主动性,他们还引导各行政村制订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提高村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保证村庄环境干净卫生。
大河涧乡党委副书记孟庆杰介绍:“全乡购买了数十辆垃圾清运车运送村内的垃圾,聘请了50余名保洁员、护路员进行保洁维护,保证了‘户收集、村清运、乡处理’模式的运行。”
为解决资金问题,淇滨区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从去年开始,区、乡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