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里至少12万外地人来到鹤壁,67万人次观展,现场成交额2.4亿元,宾馆酒店爆满,餐饮旅游交通红红火火……文博会有力撬动了我市第三产业
2015-10-23 01:01:40
文博会现场鸟瞰图 淇河晨报记者 赵永强 摄
□本报记者 王帅 陈海寅
10月19日下午,历时4天的第二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
相比上届文博会,本届文博会的收获更为喜人:观展人次67万,比上届增加55.8%;现场交易额达2.4亿元,比上届增长超过1倍,协议订单额超过10亿元,至少是上届的3倍。
收获远不止这些。因为文博会,更多的人认识了鹤壁这个美丽的城市,大大提升了鹤壁的知名度、美誉度;撬动了第三产业,拉动了消费;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引领中原文化走向全 国……
有这样一个活动,才有机会让外地人认识鹤壁如此美丽的一个城市!”——
鹤壁的知名度、
美誉度大大提升
黄河古陶、泥咕咕、石雕、秀美的淇河风光……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成为鹤壁最耀眼的名片,也给前来我市参加中原文博会的专家、客商及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鹤壁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大大提升。
“这样规模宏大、声势浩大的文博会是中原地区的文化盛事,也是中原文化在河南乃至全国的展示窗口。它将美丽璀璨的中原文化精彩地展现了出来,也给全国各地的文产企业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平台。”在文博会展区内,深圳文化创意行业协会秘书陈鹤平表示,“连续举办的中原(鹤壁)文博会不仅宣传了本地、本省的文化,也加强了鹤壁文化、中原文化与全国各省市的交流与对接。”
台湾文创主题馆策展人、两岸互动(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行销企划总监陈意晴首次来鹤壁,即被我市民间艺术和淇河风光深深打动,“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周边能有这么一条宁静、清澈的河流实属罕见,文博会上泥咕咕、古陶等传统文化载体得以展现,不禁让我联系到一脉相承的台湾传统文化,让人感动又亲切。”
宽阔的街道、大片的绿地、漂亮的市商务中心区、绿树成荫的淇水诗苑……鹤壁森林般的城市让前来参会的朋友赞叹不已。10月16日,新华社、中新社、央广网等25家省级以上主流媒体记者到鹤集中采访时,不仅被文博会上的特色展品所吸引,更对鹤壁漂亮的城市、宜居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大加称赞。中新社记者董飞表示,作为中原文博会的主办城市,鹤壁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博会让他对河南的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将会持续关注鹤壁、支持鹤壁。在台湾文创主题馆展销红珊瑚的赖先生感慨:“有这样一个活动,才有机会让外地人认识鹤壁如此美丽的一个城市!”
做好布展工作的同时,能否接待好6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考验了我市对这场文化盛会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我们先坐大巴到鹤壁的汽车站,然后又坐公交车到市会展中心。虽然现场人很多,但展厅秩序井然,还有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提供帮助,让人感到轻松、舒心。”从濮阳来逛文博会的石光表示,这次来鹤壁的吃住行玩都很顺畅,他要为鹤壁的优质服务点赞。
因为参加文博会,给第一次来鹤壁的北京参展商王女士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是北京人,来之前对鹤壁没啥感觉,来了后喜欢上了这个城市。这几天无意中被鹤壁超市的服务态度所感动,任何一名服务员都会在你乘扶梯下楼时,帮你推购物车,并不厌其烦地为你解答。你想找个东西找不到时,他会引领你到该商品的摆放区域。我们以后也要有这样的服务意识,从自己做起,感染他人。”这是10月19日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感慨。
文博会为文化产品搭建平台,携手“互联网+”为文化产业 发展添动力——
更多的人领略了
中原文化的风采
中原(鹤壁)文博会去年首次成功举办,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并对这一中原首家大规模文博盛会寄予厚望,提出将鹤壁打造成中原文化产品的集散地。
延续首届文博会“文化中原”的主题,第二届中原(鹤壁)文博会共设中原24个市、河南省10个直管县(市)形象展示馆,台湾文创主题馆和综合交易展馆三大展区,搭建形象展馆40个,组织参展商860家,设置标准交易展位720个。其中台湾文创主题馆的参展提升了本届文博会的知名度。展会还举行了主题论坛、直播访谈、文艺演艺周等多项活动。
曾参加首届中原(鹤壁)文博会的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戴松成表示,这次参加展会的切身感受是文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成功,希望这样的文化盛事持续办下去,不断促进中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在A馆邯郸展厅,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的果木雕塑吸引了大批观众。“开展第一天,一位先生找到我们的展位兴奋地说‘去年来晚了,你们撤展走了,今年我专程来买你家的厨具’。”魏县梨家班徒果木工艺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聂峰告诉记者,以往都是他带着产品常年在外跑业务,自去年参加中原(鹤壁)文博会以来,产品知名度得到提升,公司增加了铺货网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他就等着参加第三届文博会了。
“到了文博会现场,我的第一感受是震撼。能吸引800多家商家参展,这样的规模真让人叹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河南陶瓷馆馆长王爱纯告诉记者,文博会就是一场会聚了各种文化精华的文化盛宴,向全国展示中原灿烂悠久的文化底蕴。
传统展品和新产品让参观者目不暇接,“互联网+”的展会模式更让文化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本届文博会展现了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与新趋势。中原文博会官方网站和文化产品电商平台——中原文博商城的建立,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