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山城区人民法院退休干部碗振现退而不休,放弃了企业高薪聘请接受单位返聘,运用多年积累的经验为法院的各项工程建设解决难题发挥余热。他说:
能为院里献余热,再苦再累也心甘”
2015-10-23 01:28:29
□本报记者 郭坤
通讯员 赵晴 文/图
在山城区人民法院的建设施工现场,经常可以看见一位头戴安全帽、衣着朴素的老人。他头发花白、个头儿不高、身形瘦弱,一双眼睛虽小却炯炯有神。他就是山城区人民法院退休干部碗振现。今年74岁的碗振现本该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生活,2008年院里的工程建设需要他,他没有半点迟疑便接受了返聘。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日,他每天都要坐近一个小时的班车上下班,还要跑施工现场、修改设计方案等。工作虽艰苦他却从未抱怨,反而乐在其中。他的这种默默无闻为法院建设发光发热的品质,令山城区人民法院全院干警为之敬佩。
在法院工作19年,他的工作作风受敬佩
1982年,碗振现作为军转干部被分配到山城区人民法院工作。凭着一腔热血,他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先后担任刑庭审判员、刑庭副庭长、行政庭庭长。上世纪90年代初,山城区人民法院盖机关大院时,考虑到碗振现在部队当过工程兵,院里发挥其专长,让其担任办公室主任,参与法院建设工作。“我对法院有着很深的感情,建楼的征地手续审批、主楼的修建我都参与了。”谈到山城区人民法院,碗振现总是滔滔不绝,“刚开始,建筑商以为我什么都不懂,想漫天要价,结果我拿出规划方案,给他们一条一条讲,说得他们哑口无言,最后整个工程下来节省资金60多万元;现在院里又盖审判楼、诉讼服务中心,我是看着这片空地上逐渐盖满了楼房,是法院成长的见证人。”
到2001年退休,碗振现在山城区人民法院工作了19年,他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他的工作岗位。工作期间,他先后获得“河南省先进工作者”“鹤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的同事谈起他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时无不竖起大拇指。
接受返聘,为法院建设倾注大量心血
2008年,按照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统一要求,山城区人民法院重新选址,按照标准化法庭建设修建鹿楼法庭、汤河法庭两个派出法庭。院领导考虑到碗振现退休前长期从事土建规划,对建筑工程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决定返聘已经67岁的他担任工程监理,监督工程质量。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艰苦,碗振现年事已高,可当领导征求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能为院里献余热,再苦再累也心甘!”
鹿楼法庭、汤河法庭的建设倾注了碗振现大量的心血。虽然是标准化法庭建设,设计方案有统一要求,但他凭多年的实践经验,查阅各种资料,经过现场实地研究,发现汤河法庭地处塌陷区,需要加固地基,鹿楼法庭地面偏低,建造的时候需要加一个地下室抬高地面。他重新修改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一遍一遍修改,最终提出的建议被院里采纳。法庭建设夯实了基础,设计科学合理,顺利验收完工。此后,他继续发挥专业才能,先后参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两个法庭凉亭建设、内部装修。甚至机关的水暖改造、电梯安装、连廊修建,他都参与规划、设计、建设、计算。工作量越来越大,活儿越来越琐碎,长期的工作使得他头发花白,身形瘦弱,但他从未抱怨,反而乐在其中。
走进碗振现的办公室,在这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堆满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图纸,记者看到有法庭凉亭示意图、电梯示意图、法院连廊示意图等,每张图纸上都被他细致地标明了各种数据。“白天在工地上忙,我就把图纸拿回家晚上去研究。”碗振现不仅仅研究图纸,每次建筑商发来了价格表,他还要仔细地一遍遍进行核算。他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工程承包商心生敬畏,成为承包商眼中的“懂建筑的高手”。
有一次,单位因为工程价格问题与承包商发生了纠纷,由于工程已经完工,承包商占据了主动地位,一时间大家束手无策。碗振现得知情况后,拿着设计图纸、项目决算表与承包商谈判。在大量的数据面前,承包商不得不减少了工程款。事后,连承包商都不得不赞叹:“我以为法院只是出办案能手,没想到还有懂建筑的高手。”
“抠门儿”不贪利,节约美名扬
碗振现的节省在山城区人民法院是出了名儿的,同事们都说他特别“抠门儿”。一身十几年前的制服一直穿到了现在还不肯换,衬衣也已经洗得发白。就是这样一个“抠门儿”的人却放弃了企业高薪聘请他当工程监理的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法院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回扣问题,他都严词拒绝,始终将工程质量放到第一位,不拿开发商一分钱回扣,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有人觉得他年龄这么大了,为单位这么拼命不值得,他却说:“这几年我看到法院的发展欣欣向荣,院领导为法院发展鞠躬尽瘁,全院干警都争先创优,能在这个我倾注毕生精力的地方发挥余热,我满心欣慰!”
建筑工程需要大量实地考察,风吹日晒雨淋,还要经常加班。为了不影响干警的日常工作,山城区人民法院选择在周六周日进行施工。碗振现放弃双休日休息时间,到施工现场监督。双休日不发班车,他从不向院里提要求,都是 坐公交车来院里。干警们觉得他年龄大,这样做很辛苦,他却乐呵呵地说:“国家政策好,老年人坐公交车不收费!”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已经74岁高龄的碗振现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他的工作得到了单位的认可,他的精神也鼓舞着法院的年轻干警们认真办案,踏实工作。“只要院里需要我,我愿意和大伙儿一起,共同为法院的事业贡献力量。”谈到未来,碗振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