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市七中教师秦明堂从教22年来坚守体育教学一线,他时刻提醒自己———做个好老师,当好“大总管”

□本报记者 王帅

提起鹤壁市第七中学的秦明堂,学生们亲切地喊他秦老师,同事们则称他“大总管”。

尽管现在主抓学校的总务工作,但从1993年从教以来,秦明堂始终坚守在体育教学一线,并且常年教毕业班。只要全市举办重大体育比赛,其中田径比赛的裁判长大都会由他担任,他还连续多年担任全市中招体育考试副考务长。他研究、摸索出来的体育训练方法在全市中学得到推广。他曾在河南省中小学体育示范课评选、鹤壁市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中夺得一等奖,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辅导教师,并获得“鹤壁市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0月31日,记者对秦明堂进行了采访。

  根据学生体质,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锻炼方案

“从我教学这20多年的经历来看,学生们的体育素质逐年下降。现在的孩子能吃苦的少了,家长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少了,平时上下学都是车接车送。”在秦明堂看来,学生锻炼身体不是为了应付中招考试,他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们讲,上体育课就是领着你们玩儿。中招体育考试科目已经提前告知大家,想考试多少分在于自己。平时加强锻炼,身体抵抗力提高了,体育成绩也跟着上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在学生的眼里,秦老师是一个没有架子但却特别苛刻的老师。“孩子们不怕我,可能是我比较善解人意吧!”秦明堂提到自己的学生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变化较大,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并渴望得到认可,“因此我要改变以往传统师道尊严的想法,倾听他们的看法,无差别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学生王志军平常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热爱体育,尤其擅长跑步。在校运动会上,他跑步夺得两个第一名,给班级争了光。秦明堂特意买了两个棒棒糖以示表扬,并鼓励他多发挥自己的强项,使学生找到了自信。

但在训练学生时,秦明堂毫不马虎,耐心纠正学生的每个动作,跑步、跳远、投实心球坚持从每个细微动作抓起。他善于根据实际的教情、学情,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下肢力量普遍差的情况,他在课堂上融入游戏元素,通过练习蹲起、背人跑等动作,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每名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一,为让他们在每天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有效的锻炼,秦明堂还将每名学生每个体育项目的成绩登记在册,经过认真研究,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一套锻炼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

他带出的毕业班中招体育考试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多次名列全市前三名,他教的学生多次在全市中学生篮球赛和田径比赛中夺得冠军。

  严把教学楼工程

质量关,确保建设

万无一失

提起学校的“吃喝拉撒睡”,不得不说市七中“大总管”秦明堂。他爬过电线杆,钻过下水道,掏过化粪池……如今除了做好正常教学工作外,他还要管学校的财务、基建和后勤等,每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2013年9月,根据教学需求,学校准备再建设一栋教学楼,与建设有关的主要工作交由他负责。建设一栋大楼,各种前期准备工作基本都由他来做。从项目立项到办理土地证和规划证等动工前的一切审批手续,一件件办下来,他从不叫苦叫累。

2015年3月,教学楼终于动工建设了,但没过多久便遇到了让他寝食难安的事儿。工人在开挖基槽时,由于土质松软,挖到四五米深时仍然有大量土坯坍塌。“工程安全大过天。意外情况的出现,直接给施工人员和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当即我就叫停了施工,赶紧联系有关专家来指导。”秦明堂说。

教学楼建设期间,学校教学秩序不能被打乱。为此,秦明堂要求施工方搭建学生安全通道,每天与项目监理一同巡视工地,一旦出现问题在现场就与建设方协调处理,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建设万无一失。

如今教学楼的后期装修即将结束,比起自己的付出,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秦明堂说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