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 日报06版
          

微商退高烧 转型正当时

□张定国

  去年还在上演暴富神话的微商正进入寒冬。50%的微商已经死去,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业内人士坦言,微商靠朋友圈成交的单渠道销售方式已经不奏效,很多微商已经退出市场,剩下的则面临转型,否则也将被洗牌出局。(见本报11月25日7版报道)

微商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因其消除了一切的中间障碍,迅速赢得了自己的忠实用户。但因其假借“互联网+”新理念,给自己的残次品“正名”,虚假宣传,伪劣暴利,甚至发展成传销,也被冠上“杀熟经济”的称号。如此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注定了这些微商难以长远发展下去。现在,行业生存境遇不佳,却正好迎来了全面洗牌、彻底清理的好时机。

微商“大浪淘沙”,需要微商从自身认真做好质量、做好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才能生存下去。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11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张国华称,今后微信朋友圈的一些微商违法广告也将纳入广告监管体系,年底有望出台的《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希望能对这种微商乱象进行有力规范。

此外,还要敦促微商涉及的微信、微博平台尽到基本的社会义务,开发技术手段屏蔽微商中的害群之马。

微商“虚火”将去,希望微商在结束野蛮生长后,能迎来健康发展,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