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促销,三成商品折扣“注水”———中消协介绍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
2015-12-09 01:50:04
□新华社记者 高敬
省到就是赚到。可是,“双十一”你网购的折扣商品,真的赚到了吗?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部分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大多数商品折扣“实在”的同时,也有三成商品折扣“注水”。
抽样32款商品
双十一”并非最低价
中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进入参与“双十一”折扣活动的电商平台,选取了当天标示折扣力度相对大(5折以下)、网上标示销量相对多的94款商品,共涉及12家电商平台、12大品类。调查记录了商品11月11日当天的价格折扣,并追踪了11月18日和12月5日两个时间节点的商品价格。
结果显示,与“双十一”价格相比,11月18日,除21款商品表示“已售完”或“已下架”,73款同款在售商品中,有45款商品价格上调,价格涨幅最高达到10倍,说明这些商品确实打折促销力度较大;有23款商品价格不变,仍维持在“双十一”促销时同一水平,5款商品价格不升反降,售价比“双十一”时还要低。
12月5日价格调查结果显示,73款同款在售商品中,共有48款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18款价格维持不变,7款商品低于“双十一”促销价。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三次价格调查结果看,94款商品中,共有32款仍然能以不高于“双十一”价格购买。
部分商品涉嫌虚假折扣
“双十一”之所以能引得众多网友纷纷“剁手”,究其原因还是消费者看中了这一天的促销力度大,希望能多得点实惠。
但中消协的调查显示,部分电商平台价格标注混乱。“双十一”及后续时间节点,部分电商平台和商家价格标注较为随意,部分商品既做不到明码标价,更做不到明码实价,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中消协建议严厉查处电商价格违法行为
根据“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对电商平台价格行为加强监管,建立价格追踪监测机制,严厉查处电商平台虚标原价、虚假折扣等价格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电商平台市场价格秩序。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务必索取和保留相关交易凭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及时主动维权。
(据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