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巴西密集出现新生儿小头症
寨卡“接棒”埃博拉
成为新一轮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日前,巴西调动22万名士兵,开展大规模灭蚊行动。


□新华社记者 张淼

距离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仅半年多时间,世界卫生组织1日将巴西密集出现的小头症与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寨卡病毒可能“难逃干系”。

  这是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世卫组织发布的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称,目前巴西国内共计报告4000多例小头症疑似病例,其中确诊270例。此外,美洲地区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

世卫组织

警惕小头症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按特殊程序确定的不寻常公共卫生事件,有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出人意料的是世卫组织当日并未将美洲25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寨卡热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1日表示,小头症密集出现对母婴、家庭、社区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无需考虑小头症与寨卡病毒之间是否存在确定联系,小头症病例激增本身足以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寨卡病毒源自非洲,通常经蚊子叮咬传播,会引起寨卡热,其症状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但极少有严重病例发生。

世卫组织寨卡病毒紧急委员会主席、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学专家戴维·埃曼强调说,由于寨卡病毒不会造成严重的临床感染,因此目前美洲部分地区的寨卡热疫情并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这点亟须被证实。

巴西发声

孕妇赴巴不明智

  

巴西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瓦格纳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可以说(寨卡病毒)风险对孕妇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显而易见对孕妇来说(在8月奥运会期间前往里约)是不明智的,因为你不想冒如此风险。”

对于奥运会将因寨卡病毒被推迟或取消的传言,瓦格纳称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向来巴西的人们、运动员进行解释,如果你不是孕妇,那么(寨卡病毒)是零风险的。”

寨卡病毒对普通人群威胁不大,感染者通常出现轻微发热、皮疹和结膜炎等温和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持续2至7天,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对孕妇威胁极大,如果孕妇感染,胎儿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

多个欧美国家已警告孕妇不要去“疫区”国家旅游。一些航空运营商开始给“准妈妈”办理退票退款。(据新华社日内瓦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