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8版
          

王小波们的“经济舱”

□游宇明

  看过一条被广泛转载的微博,大意是:坐飞机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坐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处理公务,坐经济舱的人则大多看报纸、电影,玩游戏,聊天。

  这条微博告诉我们: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有时它还会决定我们的命运。

前两天,我在图书馆看报,恰好读到有关王小波、陈凯歌、阿城等人当年的阅读轶事。王小波等人如今都已大名鼎鼎了——假若将人生比作飞机的三种座舱的话,这几个人坐的就是头等舱。但我们可能很少知道:这三个人年轻时——也就是在“经济舱”时期也是极爱读书的。

1968年,16岁的王小波来到云南弄巴农场,每天干完农活回来,也不洗脚,直接往床上一坐,披着被子就开始读书,读完希腊史又读《毛泽东选集》,读累了,随手将书一扔,倒头便睡。

  1969年,北京知青陈凯歌被下放到了云南景洪农场,那是最偏远的一个生产队。他用扁担挑了两只纸箱,一只装的是衣服、被褥,一只装的全部是书,比如《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诗词格律学》等等。

  20世纪70年代,阿城也被下放到云南景洪,他也带来了大量的书,从中外名著到各类诗选,应有尽有。除了自己看,他还每晚在煤油灯下给知青们讲那些书上的故事,比如《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高老头》等等,讲到关键处,有时会故意卖卖关子,停下来,在同伴点烟续水之后再继续。

仔细想来,艰难时期的阅读至少带给王小波、陈凯歌、阿城等人两样东西。其一是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当时起的作用也许不大,但在“文革”结束以后,在看重能力的时代,优势立即显出来了;其二是对自我的期许:人在逆境中很容易放弃自己,王小波们带了那么多书下乡,书的作者有文学家、有哲学家,这些山峰般的伟岸身影,无疑激励着他们透过青春时的阴郁看到未来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