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 日报08版
          

鹤壁山水诗人情

□白立功 李志刚

 

太行山脉,翻腾出几重奇山秀水;华北平原,漫卷出若许丽丘曲河。

在鹤壁这块由太行山脉过渡华北平原、面积2182平方公里的版图上,高耸着鬼谷子中国第一古军校发祥地的云梦山,矗立着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伾石佛;澎湃着华北唯一没被污染的河流——淇河,流淌着“世界遗产”大运河段之卫河……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驻足鹤壁的山山水水,陶醉云霓涟漪,吟咏千古佳作。许穆夫人、谢、沈约、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杨万里……诸多巨擘泰斗、诗仙词霸浅吟低唱,托举起鹤壁山水的钟灵毓秀和美轮美奂,为人们赏山玩水助兴思绪雅趣,为古为今用预设靓影淑色。

国家4A级景区云梦山,雄踞淇县西南太行山东麓,山中云蒸霞蔚,峰峦叠嶂,泉涌瀑横,林茂花艳,素有青岩仙境之名。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禅隐居此山,创办军庠,著书授徒。一部《鬼谷子》13篇,摩崖在舍身台旁,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一代风流师出鬼门,纵横捭阖。

鬼谷洞是云梦山中最大的一窟天然石洞,当年鬼谷子在此讲学授徒。洞外飞瀑如练,洞内清泉汩汩,洞壁乳石百态。洞口几十处石刻题词,寄托着人们对这位千古奇才的敬慕与怀念。

“天开玄窍授名贤,地涌灵泉在里边。万古水甘帘不卷,有谁读易绝韦编。”明代诗人窦文《诣水帘洞有感》,抒发了对谋深学渊的鬼谷子的景仰之情。

“洞为仙人万古留,泉滃仙髓带云流。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阎浮四百州。”明代御史孙徵兰草书《仙洞偶笔》曰王禅似仙,高徒如云,匡扶天下。

鬼谷洞四周,有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洞,有助秦统一的张仪洞,有毛遂自荐扬千古的毛遂洞,有孤魂野鬼半山腰的庞涓洞。

全国鬼谷子研讨会在这儿举办过5次,专家学者、将军们弄毫泼墨,命名云梦山为中华第一古军校,称誉鬼谷子为将源军魂。

云梦山东北50公里是大伾山。

“晓波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向九霄看。”明代文学家王阳明办差浚县,作《大伾山》诗,摩崖在八丈佛爷七丈楼左前侧。诗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情,展现了大伾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大伾山一山三教共融,7处道观、佛寺、庙宇138间古建筑影影绰绰,460处摩崖石刻龙飞凤舞。“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便是大伾山镇山之宝。

高23米的大石佛依崖而造趺跏而坐。佛像背西面东,弥勒造型,头部螺发,面方颊圆,两肩齐挺,足踏莲花。大石佛开凿于东晋后赵时期,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是佛教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大石佛左转,一条万年风雨冲洗的青石龙鳞坡道通至龙洞。洞内有3孔天然洞穴,阳光透过山顶罅隙射入,弯弯折折的洞壁若明若暗。山雨欲来之时,洞中云气上升,如龙吐祥云。洞口精雕5条滚龙,碑刻题记数方。龙洞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伾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元代的观音岩、吕祖祠;明清的禹王庙、阳明书院,“一剑西风留幻迹,三山海路在尘寰”。

与大伾山东西相峙、仅一里之遥的浮丘山上有80余间屋宇道教建筑群,更有明嘉靖二十一年建造的碧霞宫。碧霞宫后面是始于唐代的千佛寺,有大小佛雕996尊,皆为我国石窟艺术瑰宝。

“浮丘妥圣灵,峰边伾峙,两道青螺扬峻德;卫水环神刹,涛接淇泉,一泓白练荡神功。”上联将浮丘山与大伾山比喻为两道青螺,耸峙于古城东西;下联写卫河与淇河同归一流,荡涤着清波白练。全联提纲挈领,将鹤壁山水大一统,汇集于半边青山半边河的浚县之境。

绕大伾山、浮丘山徜徉的卫河,汉代称白沟,隋唐叫永济渠,宋元叫御河,明代改称卫河。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浚县的卫河和黎阳仓构成世界遗产组成部分。

卫河从卫辉入境,至浚县王庄镇苏北村出境,境内72公里。这段大运河承负着漕运、通航、灌溉、泄洪等国计民生,见证了两千多年的物阜粮丰和刀光剑影。卫河中游那座5孔云溪桥是大运河上目前仅存的两座古桥之一。

  “云溪燕语卫水舟,橹桨声声入梦来”,描写了千百年来卫河上下鸟翔舟冲、浣纱击桨的生活图景。尤其在隋唐,卫河为漕运粮草、供给军饷日夜激荡。隋炀帝在“黎阳收、顾九州”的大伾山脚下,建造了储粮1500多万公斤的黎阳仓。黎阳仓凭借卫河,上卫京师下供疆场,成为兵家必争要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晚唐诗人皮日休临风卫河评判得失,在惋惜隋朝因卫河而亡之余,依然感叹其千里河水波浪前涌。

贯穿鹤壁80公里的淇河,《诗经》中有39首描写她的旖旎风光,古代200多位诗赋大家,都对淇河一往情深。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在《竹竿》中放眼悠悠淇水,荡起一叶扁舟,抒发家国情思,排遣一抹乡愁。

淇河在华北地区最为清澈,日前河南省环保厅发布全省60条城市河流水质监测结果,淇河水质名列第一。今日之淇河纯净清绝,古代之淇河玉洁碧透。唐代诗人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留下淇河千古名句:“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墨子、沈约、高适、王维、孙思邈、罗贯中……诸多先师文魁,成年累月沉浸淇上,不乏诗词歌赋。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诗佛王维描写了淇上一隅的优美恬静,拓展了淇河风光的外观景色。

鹤壁灵山秀水如同红杏夭夭夺目。白龙庙旁的白龙潭“一水奔流万壑惊,悬波直下怒声轰”,殷纣王降香的灵山寺“石畔青松临院密,峰前流水过桥平”,孙思邈采药著书的五岩山“鹿鸣鹤翔五峰林,奇花异草真人洞”。

鹤壁山水秀,今朝更瑰丽。南天门为云梦山鬼谷子沙场演兵;子贡院为大伾山古庙会结驷连骑。黎阳古城沿卫河修葺一新;淇水诗苑宏卷古诗镌刻淇河之畔;淇奥翠境千万株红枫银杏依偎北国漓江。

鹤壁,一个从《诗经》中走来的城市;鹤壁山水,一处古今文人骚客创作灵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