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走不动了……代表委员建议创新推广“互助养老”
2016-03-05 00:48:48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华晔迪 赵晓辉)“这位老人叫竺根花,患有严重糖尿病,家中无人照顾。有一次半夜发病,老年志愿者宋先敏、徐生清得知情况后,设法打开门,连夜包车送医院,再设法通知她的亲人。”
…………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出笔记本,逐个细数他调研到的农村老人养老境况。
当前,我国已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
“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留守老人正在逐步老去,照顾帮扶问题迫在眉睫。”张天任代表说,急需创新推广一套既符合社会实际、整合各方资源,又切实可行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
张天任调研发现,在浙江,一些地方通过组建老年协会,建立“银龄互助”服务社,吸收低龄、健康、热心于老年服务事业的老年协会会员,采取“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形式,为空巢、孤寡、病残老人打扫卫生、洗涤衣裤、理发、购物、谈心,处理日常琐事。
如前述案例所在的浙江湖州,该市目前已有509个老年协会开展“银龄互助”活动,结对帮扶困难老人3535人。在张天任代表看来,这种农村互助型居家养老服务,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模式,实现幸福养老,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新思路。
城市养老问题同样牵动代表委员的心。眼下,大量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一个人一般要面对好几个老人养老,经济上、精力上负担较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急需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马光瑜说,城市养老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居家养老。居家养老需要一个环境,他建议除建设居家养老基本设施以外,政府还应考虑建设能够随时走访老人的队伍。
马光瑜委员建议,在新建社区由政府来投资居家养老的基本设施,比如说搞一个场地,和企业合作,另外设置一部分能够随时走访老人的机构和人员,成为他们健康上的顾问,提供健康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张天任代表说,由于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他建议国家统筹考虑做好顶层设计,并在政策、用地、资金等方面加以鼓励、引导和支持,加快形成社会互助型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