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被确定为全国产城融合型试点示范县,浚县下一步将采取措施突破农业发展瓶颈助推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
2016-10-17 23:56:15
□本报记者 原昆鹏
近日,浚县被确定为全国产城融合型试点示范县,该类型试点全省唯一,这将对浚县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日前,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员。
通过产城融合发展突破农业发展瓶颈
去年,国务院印发了相关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据介绍,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是全县现代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背景下的重大战略选择,是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通过产城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链条,促进涉农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辐射带动,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机制,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由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能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浚县县长王军说。
王军介绍,浚县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产城融合型试点示范县,是因为浚县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优越,经济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基础扎实,产城融合发展平台不断涌现。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能够进一步开拓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空间,促进现代农业迈向更高层次。依托产城融合,可有力促进现代科技成果与管理要素加快注入现代农业,加快全县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
据介绍,通过产城融合,还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以城带乡和强农惠农、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丰富农业农村发展的内涵等。同时,有利于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谋求更高的区位能级,不断提升浚县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
形成产业融合、城乡一体、产城协同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本着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土地向农机合作社集中、人口向新城社区集中的原则,浚县对中鹤集团所在地王庄镇进行了整体规划,流转耕地面积达5万亩。这为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与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之间的矛盾做出了突出贡献。”浚县发改委主任姚永军说,“中鹤集团是我县龙头企业,更是我县试点产城融合的典型代表。”
据了解,按照中央与省政府的政策要求,浚县已制订了产城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实施方案。浚县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四化同步”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总目标,以产城融合为主线,着力构建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合作主体多元的现代经营体系、功能布局衔接的产城空间体系、要素有序流动的城乡制度体系,强化科技、基础设施、多元人才、质量安全、服务平台支撑,努力形成产业融合、城乡一体、产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全国农区县域产城融合先行发展区,为建设活力文化生态幸福新浚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姚永军介绍,浚县将突出推进产业联动、空间布局、产城要素、城乡制度融为一体,为全国产城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和提供新样板。
“针对试点工作,中央和省有关部门都设有专项建设基金,这也为我县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