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从声音开始
2016-10-17 22:31:29
□李享
最近,晓蕊的顶头上司琳达跳槽高升。“我原以为自己会作为助理被她带到新单位。没想到,她根本没这个想法。”
气愤的晓蕊执意请琳达为自己解惑。琳达说:“鉴于你工作态度端正,我是一直凑合着用的。”听到这样的话,晓蕊惊呆了!
琳达告诉晓蕊,每次汇报工作时她就跟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半天,她讲话不仅内容未有效传达,而且语速特别快,说话时间长了容易让人烦。“作为80后,其实你已经30多岁了,可说话的语速一直特别快,总是咋咋呼呼,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不稳重、不成熟。而且你说话的内容,有六成都是细节,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每次汇报工作,我都是硬着头皮听完的。”琳达说。
上个月,晓蕊手下的几个职场新人联名反映新人不遵守部门规定,他们越过晓蕊直接汇报给琳达,请她出面解决问题。琳达语重心长地告诉晓蕊:“你平日工作算得上认真敬业,可为什么得不到下属的敬重呢?归根到底还是你说话总是咋咋呼呼,给人感觉就是‘没有领导的样子’。”
“西方研究显示,在口述信息的整体影响中,7%是言语内容造成的,38%是声音造成的,55%是面部表情造成的。”琳达这番话让晓蕊刻骨铭心”。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说话语速语调和状态。
“我发现大家面对面说话时,表面上的字义真的只是很小的部分,很多真实丰富的内涵,比如语调的细微变化,常常带给对方更多感受。同样一句话,语调不同,含义就不同。比如当我们表达不同意时,可以斩钉截铁,可以消极,可以玩笑,还可以娇嗔……这些语调带来的意义是天差地别的。”
晓蕊说,虽然琳达没有带着她一起到新单位,但这番促膝长谈反而让自己更感激琳达的推心置腹。我们的性格特质以及言语背后的含意,都是由我们的声音传达给对方的,但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从未注意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