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我市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6年年底,流转土地46万亩、托管30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超53%

□本报记者 张婷媛

 见习记者 范鑫

李爱民是浚县卫溪街道八里庄村村民,前几年他办起了养猪场,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处理养猪场的粪便成了头疼事儿。而自从流转150多亩土地并建起果园后,李爱民不仅头疼事儿没了,而且综合效益提高了。

原来,养猪场的粪便经过发酵制成有机肥上到果园后,不仅能提高水果果汁含量,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流转给李爱民土地的农户,每年除了可以拿到租金,还可以在果园打工赚钱,比以前种庄稼强多了。

李爱民的转型发展是我市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引导土地规范化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作为农业大县的浚县,为了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工作,专门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出台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规范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方法,试点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浚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敬有表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县已流转土地15万余亩。

我市在引导土地规范化流转的同时,加大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拿浚县百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来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公司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已流转土地1200多亩,通过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基本实现了生产的标准化、耕作的机械化和销售的网络化,成为一家集苗木种植、蔬菜种植、林果种植及农技开发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农业企业。

2016年,我市新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3家,其中国家级4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7家,总数达到1400家。新发展家庭农场202家,总数达到540家。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全市流转土地46.59万亩,涉及农户9.13万户,占总农户数的33.2%,加上土地托管30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达到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