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如何凸现生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7-03-17 02:10:36
□丁玲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常常听到家长说,孩子最喜欢学的是历史,可他们就是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成绩自然也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不喜欢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的大量说教,是我们的历史教学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那么,怎样的历史教学能做到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成为历史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凸现学生的生命力?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于是,在反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学校开展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根据该课题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我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凸现学生生命力方面做出的尝试。
历史课堂
应该有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学生则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思维探究能力得不到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中学教师教学任务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合作自主学习,总觉得耽误时间;二、开展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课前预设情景问题自主学习的方案,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根据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基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理念,我们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期待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唤醒、开掘、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保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四环节,即课前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上教师设问,分组探究学习;课上学生设问,互助探究学习;课后分组总结升华学习。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历史课堂
应该有趣
初中的历史课堂不同于历史学领域的专业研究,它既要严格遵循历史事实的科学严谨,又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太过枯燥的课堂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并设置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学习环境。教育的先行者皮亚杰认为:“完善的学习过程应该有一个环境。”这里的“环境”即为问题的情景设置。
要做到巧设情景,就要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的故事性来实现预期效果。历史是个时间概念,也是个空间概念,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人物的活动等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孝文帝汉化措施内容包括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学习汉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诸多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什么北魏政权能全面推行汉化措施?为什么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很坚定?学生很感兴趣,课下搜集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冯太后的伯祖父建立的北燕是十六国中四个汉人政权之一。冯太后在北魏孝文帝年幼时临朝执政的时候就开始吸收借鉴了汉族的政治制度。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这既渗透了一定的史学思想和方法,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学生由此就初步掌握了从历史事件的背景中去认知历史,养成了从时空条件下学习历史的习惯,做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历史课堂
应该有逻辑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培养学生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的习惯和意识,以严谨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进而接近历史的原貌(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一个逻辑,它的发生是当时特殊的条件造成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重点。
在讲述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过程中,笔者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设置了让学生充分思考的问题。如在讲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围绕“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要革命”“革命前的资产阶级由哪些力量组成”“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有哪些”“封建王朝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期间的专制表现又有哪些”等问题展开。在讲述“光荣革命”时,围绕“为何这时选择不流血的政变”“权利如何分配”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力量远不如封建王朝势力强大,所以必须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解决冲突。通过设计张弛有度的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判断能力的教学目的。
历史课堂
应该有灵魂
历史教材的基本形式是叙事的感知材料,将史事、概念和基本的历史价值观念纳入叙事之中。它呈现给学生的历史意象近似于平面写实的画作,只能做到让学生“知”历史,还做不到让学生“识”历史。打造生命力的课堂,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去经营课堂,用新课改的灵魂去升华一节课,从而实现有效的目标达成。
以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戊戌变法》一课为例,笔者把本课的教学设计分成“背景篇、过程篇、结果篇、失败感悟篇”。在最后的失败感悟篇中,1898年,谭嗣同、林旭等六人被押到北京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学生能感“知”的只是戊戌六君子的无畏气概。笔者设计了“为什么说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作为升华,让学生“识”历史,并且在课堂的教学进程中拓展了谭嗣同等人在临刑前,普通围观民众的态度是向他们身上扔菜叶、土块、臭鸡蛋等脏物,认为他们是十恶不赦的罪人,学生由此就能感受到维新变法在当时是没有民众基础的,当时的中国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更需要的是思想上的觉醒,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到谭嗣同为唤醒民族觉醒而牺牲的高贵品质。这样的历史就有了立体感,还原历史的真面目,让学生感悟出来,学生感悟出来的历史他们最信服,他们自然而然也会迁移联系到其他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
实施课堂教学的策略人人都有,但是贵在坚持、贵在实践,实践出真知。就像清朝画家郑板桥提高绘画艺术过程的感觉一样:“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繁冗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坚持把优秀的经验经常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去实践,去探索,去积累,去反思,去创新,去钻研。最后笔者希望:新的历史教育能顺应新课改的潮流,能秉承科学的原则,能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能让历史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成为一种心理需要,让学生在学历史的过程中真正学会思维,学会做人。
(作者单位:鹤壁市淇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