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用扎实作风把工作的“钉子”钉实钉牢———持续打好“三个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一□本报评论员

近日,全市转型发展攻坚推进工作会、全市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市一县”推进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从会议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转型发展、脱贫攻坚还是环境污染防治,我市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先进市比,差距尤其明显。正视差距,就需要按照三个会议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能给自己找借口,应对照先进,找准问题,定出措施,补齐短板,以扎实的作风、有力的手段,把工作的“钉子”钉紧扎牢。

转作风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不调查研究,就没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很可能导致责任落实不力、工作浮于表面,陷入“数字发展”“纸上工作”的危险境地。在4月9日召开的全省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上,省委书记谢伏瞻给与会人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在下乡调研时,问一个乡长,你们乡里有多少贫困户,乡长说3000多户,再问,又说是300户。贫困户在哪里上榜公布,也不清楚。不调查研究、不了解情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安排工作稀里糊涂、落实政策一团糨糊。因此,必须下到一线、扑下身子,搞懂政策、厘清重点、了解实情,才能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开展工作。

转作风重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不去认认真真谋划、身体力行去抓,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没法把转型发展、脱贫攻坚、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转型、人民要富裕,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等不来、要不来。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少喊口号、不做虚功,扎扎实实解难题、结合实际补短板,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谋划上,放在部署落实上,放在检查督导上,放在解决重点工作上,沿着既定的路线,脚踏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

转作风必须坚持抓细抓实、敢抓敢管。扶贫脱贫、转型发展、环境污染防治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无数具体人、具体事的集合,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把握关键环节、做到更加精准,不“撒芝麻盐”。扶贫工作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转型发展中,怎样搭建平台、怎样引进人才、怎样搞好融资,都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环境污染防治中,污染源在哪里,哪些可以通过治理达到标准,哪些必须坚决关停,都需要我们弄个清楚明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心、服从大局,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厌战情绪、麻痹情绪,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推动工作担当作为、问责处理动真碰硬,以工作作风的明显转变为打赢“三个攻坚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