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战略转折策源地,生态活力幸福城
2017-05-23 08:06:11
5月20日,联合采访团在位于山城区石林镇石林村的“石林会议”旧址采访。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永强 摄
□本报记者 李志刚 李雪婷
这是一片红色热土。1947年6月10日,刘邓大军在山城区石林镇石林村法隆寺召开“石林会议”,传达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重大战略决策。
秉承革命精神,建设时代新城。如今,一座更高品质的生态文明之城、活力特色之城、幸福和谐之城正逐步呈现在淇水之滨。
5月20日至22日,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沿线城市党报联合采访团,到我市开展大型采访活动。该活动由鹤壁日报社发起。3天时间,4省9市党报记者在采访中深深为这座城市折服。
“石林会议”: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重要标志
鹤壁有众多的革命历史遗存,石林会议”旧址就是其中之一。5月20日,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这里采访。
1947年3月,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取得豫北战役胜利。此后,刘邓大军来到现在的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石林村休整待命,并于6月10日在石林村法隆寺的中佛殿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总结豫北战役,传达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此,刘邓大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强渡黄河、奔袭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石林会议”是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重要标志,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党史和军史价值。“石林会议”召开地——鹤壁,也由此成为战略转折的重要策源地。
同时,“石林会议”鲜明地提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问题,并在全军首次公开正式使用,重申“支部建在连上”制度,强调“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这一时期,刘邓大军还发布了《党的团委员会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在部队团以上单位恢复与建立了党委会。对此,中共中央给予充分肯定,并将此经验做法推广至全军。因此,“石林会议”还是我党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式会议。
2005年5月,“石林军事会议旧址”被我省列为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第4条线路——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主线的“中原解放战争战地游”,并被列入第一批重点建设的2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2016年12月,“石林会议”旧址入选国家14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在“石林会议”旧址纪念馆院子里的槐树下,讲解人员将刘邓大军在鹤壁的历史娓娓道来,采访团一行听得津津有味。菏泽日报社记者牛冲说,这段历史令人震撼,年轻人更应该多到红色景区来看一看,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好。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