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连任八届群众连连点赞———记鹤壁集镇良峪村支书张四只
2017-07-04 09:01:24
□毕燕周 张付霞
今年59岁的张四只,是鹤山区鹤壁集镇良峪村的老党支部书记,他在该村连任党支部书记八届24年。担任村支书期间,张四只带领村“两委”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使良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村民赞声一片。他也曾先后获得市、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称号。
24年义务工作
不拿集体一分钱
24年来,张四只坚持一个原则,宁肯自己吃亏,也不用集体的一分钱。
“我们村‘两委’干部为群众工作都是义务的,从来没有从村集体账上支过一分钱的补贴。四只支书带头,我们也没啥说的。24年了,你看省下多少钱?”村会计张文林说。
1998年,国家为村支书和村委主任每人每月发放240元的补贴,近几年国家的补贴不断上调,还出台了一些政策,但良峪村“两委”依然坚持不从村集体领取一分钱补贴。
良峪村集体可不是没钱。1993年,张四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集体有19万元的外债。为确保村“两委”正常运转和村里搞基础设施建设,张四只与村“两委”大胆决策,把村集体的小煤矿公开对外承包,不仅还清了村集体的全部外债,还有了资金积累。村里的小煤矿关停后,张四只又带领村“两委”谋划新的财源。2015年,鹤山区招商引资发展光伏产业,张四只力排众议,转让荒山荒坡地,仅村集体每年就新增收入9万元。截至目前,村集体账上已有60万元的存款。
“村集体的每一分钱都是群众的,村里需要的地方很多,我们不能拿!”张四只斩钉截铁地说。
24年里
坚持义务为村民收麦
“俺村的干部真不错,每年都帮俺收麦子、犁地、播种。干一两年容易,难的是一干就是24年。种地、收割、播种都不用俺自己花钱,粮食收了他们直接拉到俺们家里,这都是因为俺村有一个好支书呀!”良峪村村民王凤连说。
1993年,张四只当选良峪村党支部书记,他向全村群众承诺义务为村民收割小麦。这个承诺,他已经履行了24年。每到麦收的时候,就是张四只和村干部最忙碌的时候,村里人说,这时候要想找他们,到麦地里准能找到。
过去的良峪村由于自来水管道老化,村民吃不上干净的自来水,张四只上任后,下决心为群众解决吃水问题。他多方努力,终于在2002年完成了全村自来水管道的升级改造,确保所有村民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紧接着,他又争取到修路资金,硬化了1000多米的村内道路,在修路过程中,他亲自调度车辆,带领村民施工。村内道路硬化了,可是每到农忙时,田间道路仍然很泥泞,农机难以行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东奔西走,2013年为村里整修田间小路1200多米,解决了“三夏”“三秋”期间农机过路问题。另外,他积极跑项目,争取了土地复耕资金,平整复耕土地50多亩。
除此之外,张四只鼓励村民学习就业技能,扶持村民发展养殖业,还帮助村民搞运输、小商品批零。在他的带领下,良峪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村民生活幸福美满。“大家信任我,选我当支书,我就要让群众满意。”张四只说。
24年里
村民大小事都信任他
张四只在带好村“两委”班子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年轻村干部。今年47岁的张合新,是村“两委”最年轻的干部,当选村委多年,在张四只的培养和影响下,义务为村民拉运粮食,为村里清理、拉运垃圾多年,获得了群众的信任,2014年顺利当选为村委主任。
张四只为民服务意识强,不搞特殊,不说空话,为民干实事,谋福利。良峪村定于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为“党员卫生日”,每到那天村全体党员都会自觉义务为村里打扫卫生。“多少年了,村民有事儿、有矛盾都能在村里解决,村民大小事都信任他,就没有上访的。”村里的老党员张全国说。
今年紧张的麦收、夏种过后,良峪村党支部书记张四只又在琢磨着在村里规划建设几个垃圾存放点,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这不,他正带着张合新在村里转悠,从南头到北头,走完大街走小巷,边看边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