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乱差”小区变身“白净美”———全市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巡礼之成效篇
2017-07-17 03:05:57
□本报记者 汪丽娜 实习生 陈德旭
“我们小区由企业移交到地方后大变样了,脏、乱、差没有了,现在是白、净、美,环境更宜居了。”让人诧异的是,在淇滨区居住的牛菊梅,最近又搬回了鹤山区二矿沿街楼,7月15日,她给大家揭开了谜底。
记者看到,在绿树掩映下,二矿沿街楼外墙、楼道粉刷一新,楼道窗户、落水管全部更换,化粪池和排污管道清理通畅,居民们带着孩子在楼下嬉戏、纳凉,勾勒出一幅欢乐祥和的幸福画卷。
牛菊梅居住环境的变化,源自全市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的开展。鹤山区二矿沿街楼是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管理(统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我市开展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市“三供一业”维修改造移交工作涉及鹤煤集团等6家省属企业,总计供水3.15万户、供电3.81万户、供热1.05万户、物业管理3.56万户。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站位大局、攻坚克难,科学施工、保证质量,“三供一业”维修改造移交工作提前完成,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并在全省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企业减负后轻装前行
“在市委、市政府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积极协调,接收单位认真配合,鹤煤集团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顺利完成,企业因此每年减负近5000万元。”鹤煤集团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志雄介绍。
一连串的数据能看出该公司的负担减在了哪里:职工家属区供水改造分离移交43个小区、1.41万户;涉及老城区供热改造23个小区、5207户全部改造完成,淇滨区7个小区、4288户完成移交;供电分离移交65个小区、3.29万户;物业分离移交65个小区、3.31万户;剥离企业办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或进行整合或市场化;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和医保属地化管理移交2.54万人;企业医保属地化管理移交参保人员7.48万人……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背负这些社会职能的鹤煤集团等企业每年要耗费大量运营费用,严重制约了其改革发展。
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公平参与竞争,集中资源做强主业,也有利于整合资源改造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职工居住环境。
山城区鹤电小区原来是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家属区,居民郭保军介绍,经过“三供一业”改造后,虽然以前的“福利”取消了,但是供暖管道的更新改造让供暖质量有了保证,物业管理也更加规范了。(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