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共建生态文明家园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考核指标类型共分七大类(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社会保障)及综合否定项。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使城市形象、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综合管理类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市区两级建立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机构,成立了城市园林绿化科研所和园林科研基地;全市现有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49名,职工1270人。近3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专项资金11.24亿元。市政府先后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16项专项规划,出台城市绿化管理、城市绿线管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园林绿化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批划定9块绿线,设置绿线公示牌和绿线界碑,接受公众监督。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系统,12319服务热线覆盖城区,运行良好。我市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到95%。

二、绿地建设类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41.0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269.2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63%,建成区绿地率35.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7平方米;城市各类公园绿地共97处,面积687.85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31%。现有枫岭公园、桃园公园、朝歌文化公园、淇河公园4个综合公园,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0.085。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69.6%。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8.32%。现有园林式单位73个、园林式居住区82个,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达标率分别为54.9%、73.87%。红线控制宽度大于或等于12米的道路有78条,道路绿化普及率100%,道路绿地达标率88.3%。建成区内规划防护绿地886.04万平方米,实施729.62万平方米,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82.35%。淇水关植物园占地面积63.18万平方米(含水面),正在加快推进。

三、建设管控类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综合评价值为9分。全面杜绝公园内设置私人会所、餐厅等非公益项目,公园免费开放率100%,公园管理规范化率达到100%。规划城市公园应急避险场所18处,建成13处应急供水、供电、医疗、棚宿等配套设施齐全的避险场所。规划城市绿道7条共166.5公里,已建成30余公里。对6株古树名木建档保护,对树龄50年以上的5株古树名木进行后备资源普查建档,古树名木保护率为100%。已建成和改造海绵型公园绿地19处,改造面积208.7万平方米。立体绿化总面积为23.44万平方米,景观效果明显。

四、生态环境类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在保护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和防护林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32.6%,使城市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强力推进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工程,到2020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打造城乡一体、生态宜居、河路绿网的生态网络全覆盖格局,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

  编制了《鹤壁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15-2025)》《河南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鹤壁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2014-2020)》,并通过专家评审;制订《鹤壁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实施方案》。成立了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湿地公园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规划区范围内需修复被损山体9处,已完成3项被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老城区汤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新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和黑臭水体的治理工程;河道水体岸线自然化率为85.6%。近3年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分别为66.7%、66.7%、60%。近3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276天、237天、204天。2013年至2016年平均热岛效应强度为0.1℃。

五、市政设施类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城市容貌评价值为9.06分,达到城市园林绿化Ⅱ级标准要求。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到99.25%。城市污水达标处理率为92.48%,城市污泥达标处置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我市建成区范围内道路完好面积566.89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6.88%。《鹤壁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2-2020)》编制完成,《鹤壁市综合交通体系实施方案(2017-2020)》(鹤建〔2017〕73号)制订出台。印发《鹤壁市城市夜景照明管理办法》,低效照明产品全部淘汰。

六、节能减排类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建成区集中供热住宅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住宅建筑面积为179.43万平方米,供热计量收费比例为34.05%。建成区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为159.57公里,林荫路推广率83.26%。编制完成了《鹤壁市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体系专项规划》,已建成239个公共自行车租赁存取点,投放公共自行车5915辆,实现建成区全覆盖。我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为55.08%,节能建筑比例为63.5%。建成了河南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七、社会保障类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近3年累计实施保障户数共计35959户,住房保障率为98.8%;连续3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00%。目前建成区内已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施物业管理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244.4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项目24个,面积328.5万平方米。建成区共有社区97个,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公厕等各类设施配套较为齐全。建成区内建设包含无障碍设施的道路共78条,无障碍通道面积15.53万平方米;公园游园共建有无障碍公厕43个;共有194处公共建筑配备了无障碍设施;2010年我市被评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

八、综合否定项情况说明

  近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2015年至2016年期间,未发生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安全运行等方面的重大事故;未发生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等方面的重大违法建设事件;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批评;未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本版文字由市创园办供稿,本报记者王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