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4版
          

澳门中华非遗保护协会首次亮相文博会澳门手信、客家咸茶受追捧

本报讯 (记者 范鑫)10月28日,第四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朝歌文化园鹿台阁广场隆重开幕,澳门中华非遗保护协会首次参展,便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和游客的追捧。

记者在位于鹿台阁二层的澳门非遗展区看到,蜡染、陶瓷微书、牙雕、玉雕、面塑、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精美,不少作品出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之手,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陶瓷微书选用上等瓷器,运用传统毛笔,在不借助任何放大工具的辅助下,仅凭肉眼即可在一张名片大小的位置书写8000个汉字,用放大镜放大后观看字迹清晰、结构工整,让人惊叹。

凤凰卷、杏仁饼、多味鱼等10余种澳门风味特产手信(香港、广东、澳门一带的说法,就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和客家咸茶深受消费者欢迎。

记者在采访中也有幸品尝了澳门客家咸茶的独特风味:炒制香脆的花生、芝麻佐以味道独特的汤汁,最后加一把碎碎的绿茶,芬香甘醇,回味无穷。

“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澳门中华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杨孟峰对在本次展会上受到的关注十分欣喜,他表示将继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加强与中原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