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持续深入开展面对面、零距离帮扶企业工作帮助解决难题258个融资22.79亿元
2018-01-30 02:03:58
本报讯 (记者 渠稳)1月26日,在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的鹤壁地恩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在为摩拜单车赶制镁合金自行车轮毂,一派繁忙景象。
“在市工信委牵线搭桥下,公司与摩拜单车达成合作,为他们加工镁合金自行车轮毂和LED灯。目前,公司月生产10万套镁合金自行车轮毂和200万套LED灯,月销售收入1000万元左右。”鹤壁地恩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徐姓经理介绍,在与摩拜单车合作前,公司主要以金属镁为原材料,加工台式电动工具配件,而镁精深加工产品每月加工量不足100吨。现在,仅镁合金自行车轮毂一项,每月的加工量就超过200吨。
据介绍,2017年,我市持续深入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企业帮扶,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手续、用工、资金等方面难题258个,解决各类融资22.79亿元,为103家企业组织招聘员工9637人。
围绕企业产销对接活动,在有关部门推动下,我市发电企业与部分用电大户进行电量直接交易,21家企业通过电量交易平台直接交易电量5.3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约1700万元;至真食业、中鹤品鲜与两家市外企业达成16项合作意向,销售额达6500万元。
我市企业还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目前,天海集团、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7项技术需求与高校科技成果成功对接;鹤壁万德芙镁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出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尖端武器等领域的新型高强耐热镁合金棒材,并投入批量生产;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纺织科研所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国产安全气囊丝研发中心。
在破解融资难题方面,我市在发挥好市“助保贷”平台和“银税企互动”活动作用的基础上,开展了“科技贷”“专利贷”等金融业务,有效缓解了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河南杰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淇县中原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公司共拿到了6000余万元的贷款。
“2017年,市工信委在100家重点服务企业开展首席服务员活动,由市相关职能部门选派服务意识强、能力素质高的人员作为企业首席服务员,围绕‘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提供用工对接服务、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推进产学研合作’等重点工作,为企业开展贴身服务,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转型发展,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工信委副主任张新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