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2版
          

他工作中肯钻研、求创新,一年小改小革创造经济效益20万元,鹤煤三矿煤二队职工靳海亮: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也是一种幸福


靳海亮(中)与工友一起维修设备。本报记者 张婷媛 摄


□本报记者 张婷媛

今年27岁的他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公司“双料”劳模、首席员工。仅2017年,他进行的小改小革就创造经济效益20万元。

他就是鹤煤三矿煤二队职工靳海亮。

2009年6月,靳海亮从鹤煤技师学院毕业后到鹤煤三矿煤二队做掘进工。

工作中,靳海亮不仅踏实能干,而且勤奋好学,积极向老师傅虚心求教。该队队长董育全觉得他是个好苗子,破例把他从掘进工调整到机电工岗位。

成为机电工后,靳海亮每天跟着机电师傅下井,开皮带,开刮板输送机。遇到设备损坏师傅维修的时候,靳海亮就在旁边细细观察,仔细揣摩。为了学到更多更好的维修技术,师傅罗培芳下班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甚至多次夜里登门求教,探讨维修技术。

“小靳这个人爱动脑子,肯钻研,无论学什么一点就通、一学就会。”罗培芳这样评价靳海亮。

经过七八年的勤学苦练,靳海亮掌握了矿井防爆开关、掘进机等设备的维修技术,在工作中能独当一面。

2017年6月的一天,其他工作队在工作面上顺槽掘进,由于煤壁淋水大,掘进机被水淹无法使用,需要尽快退出并采用放炮掘进。如何退出掘进机,大家面面相觑。眼看耽误了工作,如果再不解决,生产任务将难以完成。关键时刻,靳海亮建议采用更换油管及调整阀芯压力,增大掘进机行走履带动力的方法,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掘进机后移了30米,恢复了正常生产。

靳海亮不仅能够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难题,他还积极参与小改小革、技术创新等工作,为单位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他积极参与了刮板运输机回煤坑改造、掘进机后皮带的设计与推广、刮板输送机机尾底托梁的设计及应用、连锁框式台阶的设计应用与推广等项目的研究。仅2017年,他进行的小改小革创造经济效益就达20万元。

2017年8月,鹤煤公司举办技术比武大赛,靳海亮在2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当年11月初,靳海亮代表集团公司参加2017年全省煤炭系统第四届职工技能比武大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看到在自己努力下取得的一项项成绩,心里总有一种自豪感。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也是一种幸福。”靳海亮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