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带领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常年深入基层演出,他表示:观众喜爱是牛派艺术传承发展的动力
2018-03-10 01:12:51
□本报记者 陈海寅
“风萧萧马声嘶鸣古道上,天连雪雪连天万里冰霜……”今年春节前夕,山城区石林镇中石林村的文化广场上传出了嘹亮的戏曲唱腔。
虽然天气寒冷,却丝毫挡不住村民们看戏的热情,不少村民搬着小板凳早早聚集在这里。当天,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的20多名演职人员为村民们倾情表演了《南阳关》《血溅乌纱》《西厢记》《铡驸马》寿阳山》等剧目的经典唱段。
如今,牛派艺术在我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宁可三天不吃饭,也要看看金不换”这句顺口溜更是广为流传。
“这些年来,观众的喜爱和支持是我们演好戏、出精品的最大动力。”金不换说,除了河南观众,牛派艺术还有不少外省“粉丝”,“我们剧团有时会赴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演出。”
“现在剧团的条件好了一些,演职人员都购置了小床。以前我们在外演出,都是打地铺、睡草席。住的房子有时还是四面透风、下雨渗水的破屋,喝的是从水坑里提上来的雨水。”金不换说,即便这样,大家也没有喊苦叫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演职人员都风雨无阻地到基层为群众演出。
据介绍,去年秋天,金不换带领剧团到安阳市的一个农村演出。途中下起了大雨,剧团的大巴车赶到村口时,因入村的路况不好无法进村。无奈,所有演职人员就在村口下车,冒着大雨、踩着泥泞一步一滑地进村了。
“原以为下那么大的雨,没几个人会来看演出了。但到了地方后,我们惊呆了。好多村民打着雨伞、披着雨衣在舞台下面等着我们到来。”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工作人员燕学焦说,当时的情景让大家深为感动,一些女演员还落下泪来。他们快速做好了演出前的准备,登台为大家进行了精彩演出。
“为了观众的这份热情,条件再恶劣我们也要坚持。”金不换说,每次下乡演出,都能吸引周边数十里的群众前来观看。观众的热情,他都能感受到。
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每年承担我市的“芝麻官”大舞台50多场演出,承担省文化厅“送戏下乡”活动近30场演出,此外还参与了省委宣传部“中原大舞台”等活动的演出。这样算下来,剧团每年要下乡演出近150场,平均一周两三场。
“观众的喜爱和支持,让我觉得任重道远。”金不换说,他希望尽自己之力,让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的大戏唱遍我市所有村庄,让更多人现场感受到牛派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