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灯亮了吃水方便了
2018-06-02 02:25:11
上接第一版)凡是村民、贫困户向他请教的,他都耐心传授自己的养殖技术。贫困户毛青朵在他的帮助下,开始尝试着养殖肉鸡、鹅、羊,让其他贫困户看到了身边榜样的力量。
“虽然国家对贫困户有各类优惠政策,但是我们得宣传好,不能让他们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党员张六成是一名退休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把政策宣讲得入脑入心。贫困户张天全身体残疾,又缺少外出务工的机会,多年来一直靠着低保生活,有着浓厚的“等、靠、要”思想。在张六成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下,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主动找到第一书记李熙堃,要求到村里的保洁队工作,要靠自己的劳动脱贫。
收集群众的思想动态、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高质量抓好党的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正是因为我们以党员争当‘四员’助脱贫等机制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顺利地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及时解决了村民给党员反馈的各类意见建议,赢得了群众的满意。”李熙堃说,刚驻村时,他晚上入户调查时听到村民反映村里没有路灯,出行不安全也不方便,感觉到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他立即向区政府办作了汇报。
在区政府办的支持下,李熙堃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先后主持修建了2.5公里的入村公路,对村内原有的道路进行整修扩建。同时协调资金,在村内的主要道路高标准安装了路灯。还申请村级电网改造项目,对村内主电网和每户支线、电表进行改造,申请农田灌溉泵带变压器更换项目,提升农田灌溉条件,解决群众浇地困难。接着,又多方协调,硬化村民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争取30多万元文体资金建设了石林镇唯一标准化多功能塑胶体育场,村民健身环境得到提升。
路修了,灯亮了,李熙堃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们发现,实现村容户貌保洁常态化也是一个问题。为此,他们想到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挑选5名身体健康、干活踏实的人员组成村级专职保洁队伍,帮助申请5个公益性岗位,这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也实现了村内主干道保洁常态化。
两年来,村内党员干部队伍稳定,基础设施完善了,农民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李熙堃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们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下一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范家坟村的区位、劳动力优势,通过帮助村内种粮大户张国平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引进汽车插接件加工车间项目等,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提高贫困户收入,增强脱贫动力。”李熙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