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我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系列报道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郭坤

 6月11日,位于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宽带光通信网络的核心部件——PLC型光分路器芯片进行检测。2012年之前,这种芯片的核心技术被日韩等国垄断。经过不懈努力,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2月成功研发出这种芯片,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还荣获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两年来,该公司生产的芯片已占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助力转型发展的一个典型。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体量小,如何加快转型发展,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针对转型发展压力增大、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三篇文章,全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开展科技创新,2017年度我市科技 进步贡献率达57%,正从资源依赖型向 创新驱动型转变

 市九次党代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起到“牵一发而全身动,谋一子而全盘活”的作用。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升级突破的紧要关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化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因此,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创新。

按照这一思路,秉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创业驱动产业发展的意见》等14个科技创新系列文件,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体系。连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涌现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项目的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在此背景下,我市的科技创新成果亮点纷呈。

仕佳公司光分路器芯片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天海集团两个项目在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上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国立光电公司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明镁镁业公司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中获得优秀奖;已有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省首批“双创”基地6家、大数据产业园1家;我市强化创业创新群体培育和众创空间建设,已投用众创空间8个,在孵企业、团队超过200个;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鹤壁宝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得省创新龙头企业称号;国立光电公司、人元生物公司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我市累计与全国50余所知名科研院校、17家省级以上学会协会合作建立省级以上研究院、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84家,组建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创新园区6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