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日报03版
          

■纪念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诞辰85周年
牛得草与豫剧牛派艺术


牛得草。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剧照。


□杨剑卫

“锣鼓喧天齐把道喊,

青纱轿里坐着我七品官。

…… ……

我宁叫南牢的草长满,

不让我的好百姓受屈冤……”

豫剧经典剧目《七品芝麻官》熟悉的唱腔,牛派的韵味,优美的旋律,时常在中原大地,尤其是牛派艺术发源地——鹤壁的上空飘荡。具有“东方卓别林”美誉的牛得草先生,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勇于实践,创立了牛派表演艺术。他的弟子小牛得草、牛小草、金不换等,更是将牛派表演艺术积极传承,并发扬光大。

一、牛得草的艺术人生

生活所迫 走上艺术之路

 牛得草(1933-1998),原名牛俊国,1933年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贫困的长工家庭。幼年时,他的父亲被国民党无故抓走,冤死狱中。不久之后,他的3个哥哥被抓了壮丁。迫于无奈,母亲带着他一路乞讨,来到洧(wěi)川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到一个大户人家当佣人,一天从早忙到晚仍吃不上一顿饱饭。

6岁的牛得草在洧川县城街头流浪,经常混进戏园子听戏,饿了就到处讨饭。就这样过了4年,10岁的牛得草看到家境窘迫,便悄悄离开了洧川,跟着戏班子到处走,除了听戏,就是讨饭。时间长了,他与戏班子也混熟了,就帮着干些杂活。

也许是天分,也许有戏缘,小小年纪的牛得草特别喜欢戏,把这个戏班子的戏看了几百场后,几乎能完整哼唱下来。牛得草尤其喜欢丑角戏,经常模仿。当时戏班子里演丑角的演员叫李小需,已经60多岁了,看到牛得草憨厚勤快,很是喜爱,时不时给他一些吃的,让牛得草十分感激,也因此萌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为此他回到洧川征得母亲的同意,立刻回头追赶戏班子去了。

见到李小需,牛得草软磨硬泡,终于留在了戏班子。跑了一阵龙套后,他提出想跟李小需学丑角。因为他看了不知多少遍《大卖艺》,李小需演的地保是个面丑心不丑的人物,以个人的机智为穷人打抱不平,牛得草喜欢这样面丑心善的丑角。年逾花甲的李小需听到牛得草的理由后深受感动,正式收牛得草为徒。

 自此,年仅10岁的牛得草为了吃饭,也为了内心对戏曲的喜爱,正式走上了学艺之路。

历尽坎坷 丑行崭露头角

牛得草在师傅李小需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下,起早贪黑地练功,念功、唱功、嘴功、胡子功长进很快。不久后,当师傅李小需生病时,牛得草就会登台顶场。可惜师徒二人相依为命的日子只过了两年,那时兵荒马乱,戏班子散了,师徒二人的生活失去了着落,李小需病情加重,溘然长逝。牛得草葬了师傅后,一路流浪回到了开封,找到师叔后进了一个戏班子。那时才12岁的牛得草已经开始登台,在《辕门斩子》《柜巾缘》中唱丑角,逐渐有了一些名声。

1948年,牛得草进了开封颇有名声的和平剧社,不久后当成了剧社的台柱子。他演的《借靴》《赶花船》《花子拾金》很受人们欢迎。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开封豫剧丑角演员中,牛得草的表演已经较有特色了,拥有不少戏迷。其中有一位80多岁的铁杆老粉丝叫李春芳,与牛得草颇有交情。李春芳是晚清秀才,知识渊博,牛得草经常向他请教问题,把他当作良师益友。李老先生为他取了一个艺名:牛得草,字料足,号饮水。从此,18岁的牛得草有了正式的艺名,牛得草这个名字也伴随他一生,品尽人生酸甜苦辣,历经命运起落荣辱。牛得草这个名字,和以这个名字命名的牛派艺术一起,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浓彩华章。

有了艺名的牛得草感慨良多,他从旧社会走过来,亲眼看到社会的变化,他自己由旧社会的“下九流戏子”变成了新社会的人民演员。他打心眼儿里感激共产党,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8个大字:立志成牛,艺为人民。

1953年,牛得草被抽调到黄河文工团,成立了豫剧团,他们开始沿黄河工地进行慰问演出。1957年,鹤壁因煤建市,黄河豫剧团来到鹤壁市落户,改名鹤壁市豫剧团,牛得草经常在矿区和农村演出。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牛得草执着于丑角艺术,从不言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牛得草终于崭露头角,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丑星。

矢志不渝 打造一出好戏

古人讲“十年磨一剑”,而牛得草为一出丑角正演的传统看家戏《唐知县审诰命》,倾心打造了足足30年。

1943年,牛得草拜李小需为师时,李小需给他讲过,师爷的拿手戏是《唐知县审诰命》,可是李小需没有把这个戏接下来,因为这出戏已经不在丑行,成了老生行当。后来,李小需临终时仍惦念此事,希望牛得草把戏“夺”回来。

1952年,已经有些名气的牛得草不忘师傅遗愿,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洛阳有一位叫“狗尾巴”的老艺人曾演过《唐知县审诰命》。得知消息后,牛得草赶往洛阳见到了“狗尾巴”,诚恳地说明缘由,流露出迫切要求学戏的心情。老艺人知道这是丑行中的拿手戏,便爽快地答应了,一连几天向牛得草传戏。牛得草认真学、详细记,决心把这出4个多小时的老生戏整理成精练的丑角戏,让丑角正演,创造一个惹人喜爱的清官形象,彻底改变人们对丑角的偏见,以报答师傅教诲之恩。

1953年初,文化程度不高的牛得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整理改编出了《唐知县审诰命》第一稿。3个月后,他又写出了第二稿,长度、情节、主要人物初步定型,《唐知县审诰命》也终于搬上了舞台。这出戏刚一上演就轰动了开封城,几年下来,牛得草演遍了当地城乡,丑角的看家戏终于回来了!

1957年,牛得草赴京拜京剧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萧长华为师,诚心诚意学习萧老的艺术和戏德。通过学习,牛得草的灵感再次迸发,对唐成的形象又进行了推敲设计,使人物更具有戏剧性。1959年,牛得草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汇报演出。他亲自请萧老来看戏,在萧老的指导下进一步改戏,大到戏理,小到念状纸一个“命”字的发音、近视眼看状纸的距离等,都作了精心修改。由于牛得草执着于每个细节,《唐知县审诰命》也越改越好,越演越受欢迎。

1963年,牛得草的《唐知县审诰命》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著名电影导演谢添来到河南,见到了牛得草。两人一拍即合,想把这出丑角正演的河南戏拍成电影。于是两人在郑州把这出戏一场一场地修改,牛得草精心对唐成的形象进行了再加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唐知县审诰命》越改越有味道。然而,这出戏被江青一伙儿打成了“毒草”,虽然万事俱备,电影也没能开拍。牛得草也受到了牵连,不让他演戏,而是拉大幕。

1974年,牛得草大病一场,差点儿偏瘫。1975年,牛得草转到郑州治疗。他凭着重返舞台的坚强意志,在医生、家人、朋友的帮助下,得以康复。一出好戏就这样荒废了十几年,但是牛得草没有放弃。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医院,他依旧偷偷地改戏,坚信唐知县还会回到舞台上。

粉碎“四人帮”后,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牛得草重新走上舞台,唱起了芝麻官。此时,谢添专门来到河南打听牛得草的下落。得知牛得草在鹤壁后,谢添第一时间来到鹤壁,两位艺术家再次携手合作。他们共同回顾10年来的遭遇,深感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从加强法治观念入手,再改这出戏,增加了“诰命打死林有安”“唐成假受贿”等情节,添加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等台词。几经修改,直到1979年夏天才定型,并很快拍成了电影《七品芝麻官》。电影上映后深受欢迎,牛得草一下子红遍了全国,获得了第四届电影“百花奖”。

牛得草深知艺无止境的道理,虽然电影获了奖,但他没有停止改戏的步伐。1982年他到北京见到了谢添,告诉他又改了几段戏。谢添高兴地给予了肯定:“艺术就是要不断突破。”

从《唐知县审诰命》到《七品芝麻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整理改编出来,到八十年代初走上银幕获奖,这出戏经历了30年的修修改改,其中剧本、唱腔、表演的修改更是不下百余次。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淬火”、一次升华。牛得草以坚韧不拔的意志,30年打造一出好戏,奠定了牛派艺术的坚实基础。

博采众长 开创牛派艺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豫剧丑角牛派艺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牛得草从小家境贫寒,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他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他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向谁学、学什么、学多少”,通过学习借鉴百家之长,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向师傅、师兄学。牛得草10岁时拜李小需为师,入了丑角的门;24岁时拜萧长华为师,表演艺术水平大幅提高,两位师傅对牛得草来说恩重如山。牛得草15岁时在开封见到了同门师兄高兴旺,向他学新戏和民丑表演,师兄弟台上唱《借靴》、台后“真借靴”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1962年,萧门师兄袁世海来鹤壁慰问演出,牛得草视其为师,虚心求教,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

向各剧种流派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牛得草所在的开封和平剧社,常有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高兴旺、李宪宾等名角前来唱戏,当时18岁的牛得草成了这些艺术家的追随者,不停地问这问那,如饥似渴地向名角学习。尤其是名丑李宪宾,古诗文信口背出,在戏中运用自如。这对牛得草震动很大,他开始下决心读书学习,请了老师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他不断从京剧、川剧、蒲剧、曲剧、越调、二夹弦等大小剧种中汲取营养。牛得草自己唱的是官丑,却不断学习民丑、公子丑、娃娃丑、方巾丑、憨傻老丑的表演,借鉴吸收老生、小生等行当的精华,并融入自身的表演。

向民间曲艺学。牛得草少年时期逃荒要饭,流落街头,结识了一些说书和唱莲花落、快板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牛得草还学习了民间曲艺中诙谐搞笑的语言,并将这些变成日后他学习丑角的有用素材。

向诗书画学。书法的神韵,诗词的含蓄,国画的浓淡虚实,漫画的辛辣幽默,也被牛得草收入戏剧表演之中,他从这些艺术门类中去寻觅自己丑角表演所需要的东西。每次赴京演出时,他都会登门拜访画家周怀民,书法家朱丹、张源,漫画家华君武等,虚心求教艺术真理。南宋诗人、画家陈郁在《画论》中说: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牛得草把这个观点借用到了演戏上。即:刻画人物的外部特征,目的是要生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芝麻官唐成看状纸时,烟袋拿颠倒了,把嘴烫了一下。这个动作不仅表现出他专心致志,还预示着这个案子“棘手烫牙”。

向群众学。既有生活的真实,又有艺术的含蓄,是牛得草提高表演艺术追求的目标。为了表现唐成近视眼的神态,他跟近视的人交朋友,深入体验近视眼的生活,在表演唐成读状纸、走台步以及许多动作时,形成了一种新的程式,有力表现了唐成这个人物的特征和性格。有一次牛得草扮演一个花花公子,戏中设计是一个腿脚不便的人。为了找到腿脚不便的人走路的美感,而不是简单逗笑,他到处观察腿脚不便的人的动作,终于发现一位腿脚不便的人为了弥补自身缺陷,抬脚与别人不同。牛得草说明情况后,向他学习了这一动作,并加以艺术化用于人物台步,收到很好的效果。牛得草也很注重学习群众语言,“砒霜拌大蒜——毒辣”“寺院后墙烂个洞——庙(妙)透了”“咸鸡蛋换咸鸭蛋——闲捣蛋”等生动活泼的语言,都使他的表演幽默风趣,很接地气。

向生活学。看过牛得草舞台表演的人都会说:牛得草浑身都是戏。他一出场,每个动作都充满着艺术感染力,行头道具都仿佛是活的。出神入化的表演,源于他对艺术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坚持在生活中陶冶戏德,塑造角色。在平常生活中,牛得草没有名演员的架子,还养成了爱整洁的严谨作风。每到一地,他喜欢去小街巷转转,熟悉各种人物,捕捉动人的生活素材。牛得草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艰苦生活经历,对于他创造七品芝麻官唐成的形象很有启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主题,也是从人民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牛得草就是这样一位为人称道的人民艺术家,毕生倾力于戏曲艺术,开创了彪炳中国戏剧史的豫剧丑角牛派艺术。拍电影获了奖似乎是功成名就了,牛得草却丝毫不敢懈怠,反而精益求精,改戏不辍。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了观众,好好练功,提高艺术,哪怕舍掉这一身‘牛肉’!”

牛得草历任鹤壁市豫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鹤壁市剧协主席。

二、牛派艺术

1979年,牛得草主演的豫剧《唐知县审诰命》,进京演出获文化部一等奖。同年底,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七品芝麻官》在全国上映,1981年该片获得第四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不久后,牛得草的《七品芝麻官》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自此,鹤壁市豫剧团名扬全国,牛得草的丑行表演艺术,以《七品芝麻官》为代表作,形成了豫剧的一个新流派——牛派艺术。

牛派艺术的特点,就是大胆全面地塑造豫剧的文丑、官丑角色。牛得草在旁收博采、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

在唱腔上,牛派艺术力求明朗轻快,抑扬顿挫,从京剧、川剧、昆曲、黄梅戏、山东柳琴戏以及河南的曲剧、越调、二夹弦等剧种中学习借鉴,兼收并蓄,形成了大本腔带有后鼻音、声润字清、活泼大气、俏皮风趣的牛派唱腔艺术特色。尤其注重念白,大贯口更是语速迅疾,字正腔圆,声声入耳。

在身段上,牛派艺术学习吸收川剧、京剧、蒲剧丑行的表演技艺,融入豫剧丑行表演,通过晃帽翅、甩小辫、动胡子、耍扇子、挽袖子等夸张幽默的外在表演,成功塑造人物角色的内在心理和性格,形成了灵动利落、幽默活泼、憨纯清秀、刁钻猛狠的牛派丑行表演身段。

在脸谱上,牛派艺术独具匠心,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物勾勒出不同的特点,贴切生动,惟妙惟肖,各具风采。尤其是官丑的“豆腐块”,画得方方正正,丑中含威、正气凛然,别出新意。

在艺术表现上,牛派艺术一改传统戏剧丑角卑琐逗笑、插科打诨的配角形象,大胆突破角色限制,用丑角扮演正面人物,以机智取代卑琐,以诙谐幽默取代低俗搞笑,以独特的唱腔身段塑造正面主角人物,取代传统俗套、调节气氛的丑行小角色。寓庄于谐,滑稽而不落俗套,夸张而不荒诞,体现了“丑角不丑、形丑神美、美中有乐、乐中回味”的艺术特色,在给观众带来笑声的同时,让观众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牛派艺术把豫剧丑行表演艺术从小行当、小角色、小配角、小戏码,推上了豫剧舞台的核心位置,成为剧团不论在剧院还是在农村,都能挂头牌、挑大梁、挣效益的“台柱子”。牛派艺术的这些特点,在《七品芝麻官》一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七品芝麻官》中的知县唐成,以其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质朴亲和的平民色彩,炉火纯青的表演技巧,成功塑造了刚直不阿、百折不挠、机智勇敢的清官形象。“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一个清官从心底发出的呐喊,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契合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三、牛派艺术的传承

牛得草一生授徒众多,坚持下来且有所成就的豫剧牛派艺术传人,主要有“四草一金”,即葛草旺、小牛得草、牛小草、张仙草和金不换,他们都继承发展着牛派艺术,使牛派艺术成为河南著名的文化品牌。

葛草旺

本名葛圭璋,1942年出生。9岁学艺,专攻丑行,因拜豫剧丑角牛得草、高兴旺为师,被老师赠艺名葛草旺。演出作品有《十五贯》《做文章》《李双双》《人欢马叫》等。

 1983年起专职做戏曲导演,多次获奖。曾先后任河南省豫剧一团、二团副团长,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

小牛得草

本名牛亚非,1955年出生,系牛得草先生长子,师承乃父,深得真传。1979年参演了《七品芝麻官》,1994年入选“全国豫剧十大名丑”。曾任鹤壁市豫剧一团名誉团长、河南省政协委员。

牛小草

本名王艺红,1956年出生于河南偃师。11岁从艺,1987年拜牛得草为师,获赠艺名牛小草。主演剧目有《七品芝麻官》《四品绿豆官》《讨饭国舅》《假婿乘龙》等,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1994年入选“全国豫剧十大名丑”,200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偃师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偃师市豫剧团团长。

 此外,牛小草于2011年和2016年两次收徒20人。

张仙草

本名张喜民,1962年出生于河北大名,15岁从艺,主攻丑角。1986年拜牛得草为师,获赠艺名张仙草。参演剧目有《七品芝麻官》《十八扯》《三愿意》等,并参演了戏曲电影《双喜临门》《七品芝麻官进道观》等。张仙草以牛派为主,博采众长,表演神奇机敏、妙趣横生,在国家及省市各级戏曲大赛中屡屡获奖。1994年入选“全国豫剧十大名丑”。

 张仙草注重培养下一代戏曲演员,成立了郑州仙草戏曲培训中心,传授毕生所学,使牛派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曾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金不换

本名金振秀,1968年生于河南封丘。9岁学艺,18岁入鹤壁市豫剧团,师从团长牛得草,获赠艺名金不换。2000年,金不换当选为团长,以牛派艺术为立团之魂,以机制创新为带团之基,抓管理、出精品、出人才、闯市场,带活了剧团,使牛派艺术在创新发展中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牛派经典剧目《唐知县审诰命》《三愿意》《拾女婿》等基础上,排出了《唐知县审诰命》的续集《唐知县斩诰命》以及《伙夫县长》《石武举别传》《草根秀才》《徐九经还乡记》等一批牛派新戏,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河南省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黄河杯”金奖等大奖。此外,他还拍摄了《法海禅师》《七品知县进道观》等多部戏曲电影。金不换特别注重牛派艺术的传承,目前已收徒12人。

金不换还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多届河南省戏曲表演一等奖、香玉杯奖、2018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现任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负责人,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常委,河南省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牛派艺术是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丑角艺术的结晶,凝聚着牛得草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七品芝麻官》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它根植于鹤壁这片热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让人们知道,丑角同样可以正演、主演,撑起大戏;它让人们知道,戏曲舞台上的清官,除了包拯、海瑞这样的青天大老爷,还有唐成这样的芝麻官;它让人们知道,黄河岸边诞生的豫剧,和祖国戏剧大家庭其他剧种一样,名家辈出、好戏连台。

如今,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百花齐放成为新常态。有着良好基础的牛派艺术,在牛派弟子们的努力下,一定会紧跟实现中国梦的步伐,迎来传承发展、不断光大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