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区下岗女工陈爱春50岁开始创业靠口碑打开市场
2018-08-10 00:26:19
陈爱春(中)指导员工如何规范地清洁洗手台。本报记者 陈海寅 摄
□本报记者 陈海寅
常言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淇滨区52岁的陈爱春,两年前开始创业,成立了清洁服务公司。她敬业、热情、能吃苦,经客户的口口相传,业务迅速扩展。
近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下岗后再就业屡遇挫折,她积累经验准备创业
陈爱春曾是我市一家国企的员工。在企业工作的20多年里,因为敬业、能干,她获得了多项荣誉。然而,由于企业经营不善,效益连年下滑,2008年她成了一名下岗女工。
下岗后,无学历也无年龄优势的她,再就业时屡屡碰壁。于是,她就摆地摊卖炸串、女包。因为没经验,收入微薄。
后来经人介绍,她到一家距市区十几公里的水泥厂当会计,每天骑着电动车来回跑。“起早贪黑,很辛苦。”陈爱春说,当时丈夫心疼她,想让她辞职,她拒绝了。在她看来,苦点累点没啥,无所事事的生活才最没有意义。
后来陈爱春应聘到我市一家物业公司担任项目主管,负责督导检查绿化管理、卫生保洁、水电检修等工作。为尽快胜任工作,她经常向身边的同事请教,还和一线工人一起干活儿。
下岗后的这些年,她也深刻体会到了“4050”人员的就业之难。有一定的业务知识积累后,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业。
成立清洁公司,她靠 口碑打开市场
6年的物业公司管理经验,让她熟悉了保洁业务,也让她了解到家政行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她决定成立一家清洁服务公司。
“这个行业的创业门槛低,只要踏实肯干能吃苦、保质保量地完成客户交付的任务,就不愁没有市场。”陈爱春说,征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后,她在50岁那年注册成立了公司,所招聘的员工大都是下岗工人、失地农民。
公司成立之初,所承接的业务都是她一项一项跑出来的。“我得知哪儿的楼盘快要交工了,哪个办公楼、商铺装修快结束了,就主动上门自荐。”陈爱春说,对于初次合作的客户,她都是拿出十足的诚意以换取客户的信任。在实际工作中,她也是靠着勤勤恳恳的付出和远高于验收标准的效果赢得客户认可。
有一家楼盘的开荒保洁验收标准非常高,陈爱春揽下了这项业务后,以最快速度准备工具、物料,带着几十名员工连续干了一个星期,最后一天还干了通宵,最终顺利通过了验收。
有了好口碑,陈爱春的业务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即便打开了市场,陈爱春也始终坚持质量至上原则,一丝不苟地干好每一项业务。
与时俱进,她紧跟市场需求拓展业务
虽然已年过五十,陈爱春却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坚强、积极、乐观,她的身上散发着浓浓的正能量。
为更好地开拓业务,陈爱春自学了电脑操作,如今已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写方案、制作标书。她与同行筹建了鹤壁市清洗保洁行业协会,经常到郑州、上海、澳门等地学习先进的家政清洁服务经验……她说,活到老、学到老,人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只要有韧劲、肯用心,想学什么都不晚。
“创业也一样。只要肯吃苦、有恒心,瞄准市场需求、愿意脚踏实地,就能干出个样子。”陈爱春说。
如今,陈爱春还开展了除甲醛业务,并组建了工作团队,组织他们参加专业培训。这项业务开展后,通过客户的口口相传,也很快打开了市场。
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陈爱春说,她并没有特殊的本领,靠着认真、负责、诚信,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才闯出了一片天。
“今后我想在做好现有业务的同时,尝试代理保洁用品,不断拓展事业。”陈爱春说,既然选择了创业,她就会一往无前,争取在自己60岁的时候,拥有更充实、更有成就感的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