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2018-11-09 08:16:20
今年7月,店庄村建起了火龙果扶贫车间,年增加村集体 收入1.6万元。 本报记者 赵静 摄
(上接第一版)“我在合作社管理果树,主要给果树喷洒农药、除草等,一天能挣80块钱。”贫困户苏保合说,他在合作社已经干了大半年了,“挣了有1万多块钱,不用去外地,还能照顾家,真挺好的。”
店庄村离鹤鸣湖景区不足3里地,“我们在鹤鸣湖设立了扶贫摊位,贫困户免收租赁费,村里有22名贫困村民在那儿摆摊儿。”李玉军说。
“鹤鸣湖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俺没事儿就去摆摊儿,卖些凉皮、烤肠等。周末一天能卖二三百块钱,碰上节假日收入更高。国庆假期,俺一天卖了四五百块钱呢!”提起摆摊儿,脱贫户袁海英笑得合不拢嘴。
建立火龙果扶贫车间,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6万元
近年来,店庄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已建成的项目有食用菌大棚、火龙果扶贫车间等。
“按照镇里统一安排集中建设食用菌大棚,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又多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惠及145名贫困村民,他们既可以在这儿务工,又可以拿分红。”李玉军说,今年7月份村里还建起了火龙果扶贫车间,年收租金1.6万元,用来增加村集体收入。
“我们村共有8名贫困村民在这两个项目基地务工,每人每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店庄村党支部委员苏林说。
店庄村还免费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第二批月嫂培训刚刚结束,加上第一批参加的,总共有60多名村民,其中已有8人拿到了电焊工技能资格证书。有了一技之长,村民收入肯定比净掏劳力高得多。”苏林说。
“下一步我们计划重点发展旅游业。依托鹤鸣湖景区发展休闲垂钓、‘农家乐’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真正把鹤鸣湖景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李玉军对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