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10月份我市空气质量全省第一获得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198.5万元

 本报讯 (记者 李旭阳)近日,河南省环保厅召开环境新闻发布会,通报10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及生态补偿情况。我市综合空气质量和同比改善程度两项指标,全省排名第一。其中优良天数27天,全省排名第一;PM10浓度为109微克/立方米,下降率位列全省第七;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下降率位列全省第三。按照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规定,我市10月份获得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198.5万元。

 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记者11月18日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

未雨绸缪:可能出现的3个污染天 减少为1个

   

 进入秋冬季,不利气象条件增多,10月份,在全省经历了10月13日-16日和10月20日-23日两次污染过程的情况下,我市能创下27天优良天数的成绩尤为难得。11月18日,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远接受采访时说,这得益于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和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工作,坚持科学、精准治污,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做到“两个到位”(减排到位、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减轻了污染天气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全省范围内的两次污染过程,我市根据预测共启动2次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1次轻中度污染管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管控效果。”袁远说,通过及时启动预警和实施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两次污染过程中,城市实际空气质量均比预测减轻了1至2个污染等级,对污染传输起到了明显的“削峰降速”效果。

市环境攻坚办专家组杨明说:“10月16日至23日,原来预测我市可能会出现3天轻度污染天气,由于提前预警并实施了有效管控,实际仅有1天为轻度污染天气。”

 精准施策:哪个点位污染指数高就 治理哪里

   

 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份,秋冬季到来之前,我市就组织专家结合今年气象特点和往年经验,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论证,重点分析了秋冬季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PM10、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扬尘主要污染物的治理工作。

“10月份起,我们根据专家分析和建议,组织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禁燃区燃煤清零排查、重点拥堵路段实施交通疏导、‘斩断尘源’及硬化绿化等专项行动,有效降低了秋冬季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市环保局副局长洪波说。

2017年起,我市投资3000万元安装83台六参数(PM10、PM2.5、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微型空气监测站,网格化治污措施进一步强化。专家组24小时密切关注平台数据,哪个网格、什么时间段、哪项污染因子高,专家都会逐一分析并发出针对性的调度指令。市环境攻坚办要求网格员在接到指令后,15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

洪波介绍,通过专项治理行动和强化网格化管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向更明确、措施更精准,为10月份全市优良天数的增加作出了直接贡献。

以上率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我市10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居全省之首,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我市不仅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推进环境治理工作,还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全力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市委常委分包县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现场办公,暗访督导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成为常态。

市委书记马富国到任后组织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他指出,重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直接检验我们的政治立场、历史眼光、战略思维、宗旨意识、发展理念。这番话表明了马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任职后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通过现场调研、听取汇报等形式,他多次对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和督察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市长郭浩在暗访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时多次强调,必须清醒认识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不能有一丝麻痹松懈思想,应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10月份的成绩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按照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把责任扛在肩上,部署落到实处,继续在‘精准、精细、精确’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袁远说。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