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三农”事业助力乡村振兴
2019-07-16 03:50:17
上接第一版)他介绍,截至6月底,全市6366名贫困人口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占全年总任务的87%;今年要脱贫的12个贫困村均达到“九有一降”贫困村退出标准,占全年总任务的100%。下一步,市扶贫办将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工作落实,确保实现产业覆盖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效益到村到户到人、利益联结到村到户到人,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同时,注重源头治理,着眼长期效果,着力完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紧盯今年要脱贫的12个贫困村、7300名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目标任务,严把脱贫标准、严格脱贫程序,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供销社将充分发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紧紧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赵建波说,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市供销社积极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先后建立了浚县金丰公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淇县北阳为农服务中心及西岗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耕种、农技、去杂、收割、收储等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供销系统共实现土地托管1.15万亩。同时,为解决农产品难卖等问题,市供销社利用“e亩园”电商平台,在居民社区建设了“前店后厨”模式的生鲜农产品自提店和社区厨房,通过专门的物流配送车直接配送,一部分农产品直接供应给社区居民,另一部分农产品经过社区厨房加工成快餐通过电商平台派送,从而实现农超对接、农社对接。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历史使命,时刻把工作责任担上肩。”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第一书记焦小伟对市委书记马富国讲话中“探索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禀赋打造多彩农村发展之路”的表述感触颇深。为让村里有稳定的产业,他和村“两委”干部经过多方考察,2016年确定了西杨邑村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该项目以舒适慢享深呼吸为理念,以五岩山中医药文化为载体,以西杨邑村的古建筑、历史文化为依托,以鹤山区全域发展旅游为动力,建设古村落保护开发区、杨邑美食汇25套高档板房区、高档民宿养生区3个板块。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全会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充分体现了市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既深受鼓舞,又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农科院院长莫海江说,下一步要紧紧围绕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安排,紧盯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在藏粮于技上多作贡献,为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