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4版
          

一块怀表的革命传承———给王良将军的一封信

□新华社记者 杨建楠 关开亮

尊敬的王良将军:

隔着80多年的岁月,我们来到您的故居,在这里向您致以深深的敬意!

在您的故乡重庆綦江永城镇中华村,我们第一次听到您英勇善战的英雄事迹和救国救民的家国情怀。

您的故事中,最触动我们的是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如今它们静静地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早已静止的指针依然守望着新中国的变化。1930年,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您率领红十师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反“围剿”首战胜利。战后,毛泽东和朱德把缴获的张辉瓒的怀表和钢笔奖励给您。1932年6月,您在头部中弹牺牲前将怀表和钢笔交给了战友罗瑞卿,并对他说:“你替我把它带到胜利……”

在您的故居前驻足,我们一直在思考,通过您的怀表传承下去的,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袁勤华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听党指挥,信仰坚定,不怕牺牲。是啊,长征就是一个听党指挥,坚定信念,不惜牺牲夺取胜利的过程。您生前的部下、战友们在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伟大远征中,凭着服从中央统一号令,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最终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不知道您对这个答案是否满意?时光飞逝,距离您托付怀表的那个壮烈时刻,已经过去80余年。在表针划过的80多年间,中国的革命实现了胜利,中国人民也早已翻身做主人,中华民族正一步一步走向复兴。

您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辈,在我们所处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依旧牢牢地记着您和红军留下的精神,“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军长征的精神已融入党建工作中,融入群众工作中,融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中。

新华社记者

2019年7月17日

(据新华社重庆7月17日电)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