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永葆军人本色———记退役军人、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大队民警赵红旗

□本报首席记者 陈海寅

在部队的13年历练,让他有了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坚毅果敢的军事素养。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他默默无闻地扎根基层,以军转干部特有的责任感、事业心,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新时代警察风采。他曾先后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公务员”“全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近日,记者采访了退役军人、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大队民警赵红旗。

转变了身份,没有转变军人的本质

1992年12月,赵红旗应征到云南省蒙自市某部服役;1995年,凭借自身努力,考入军校;1998年,军校毕业后分配至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的基层连队。在部队服役13年,他历任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等职务。2005年10月,赵红旗从云南边防正连职转业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

转变了身份,没有转变军人的本质,服从、奉献、牺牲,已经成为赵红旗行动的指南。面对新的岗位,赵红旗抓紧点滴时间学习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迅速完成从一名部队基层指挥员到公安工作普通侦查员的转变,投身到公安禁毒事业中,他专心业务、潜心工作,破获大量毒品案件。

“我们部队所在的位置因特殊的地理区位,成为境外毒品流入的主要过境地,边境地区毒品犯罪活动猖獗。我们也经常与驻守在那里的边防武警部队联合开展缉毒禁毒行动。胆大、心细、能吃苦,是边防官兵必备的素质,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赵红旗说。

2008年,赵红旗在某社区走访时,有群众反映有人表示能买到毒品。见疑不放的赵红旗随即对群众口中的男子展开了调查,发现该男子有吸毒史。获此线索后,赵红旗迅速和同事对该男子进行顺线深挖。

经过半个多月的综合排查,赵红旗获悉该男子从驻马店市王某处购买毒品的线索。(下转第二版)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