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淇县交警王秀山保护学生安全过马路让“助学岗”成“家长放心岗”
2019-12-03 01:39:00
□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明英
淇县交警大队交警、今年57岁的王秀山成立“助学岗”,保障学生安全过马路。他带伤工作、温情执法,受到大家称赞。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交警,我应该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事儿。”11月29日,王秀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多次获军事演习、军区比武第一名
王秀山是淇县庙口镇人,1980年11月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入伍。王秀山在新兵训练和技术培训合格后被分配到位于山西临汾的炮兵团,后任运输队队长、汽修所所长。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运输兵可不是简单地开汽车、修汽车。”王秀山说。1989年夏天,他所在的部队接到紧急通知,需要选一名政治素质、驾驶技术过硬的运输兵到外省执行特殊任务,他自告奋勇接下了任务并圆满完成。王秀山吃苦耐劳、勤于钻研、乐于奉献,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在部队期间,王秀山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军区比武,多次获得第一名。因表现突出、工作出色,王秀山还荣立过个人三等功。
退伍后当交警,
保护学生安全过马路
1998年8月,王秀山退伍后到淇县交警大队,先后在淇县交警大队事故科、城南中队、城区中队工作。20多年来,王秀山扎根一线、立足岗位、勇于担当,成为淇县交警大队的精兵。
2008年后,随着私家车数量增加,加上107国道与淇县同济大道交叉口附近有多所学校,一到学生上下学时,该路口就会拥堵不堪。市民纷纷抱怨:“一到这儿就堵,人、车抢道多危险啊!”市民的抱怨被王秀山记录了下来,如何保障学生安全上下学、汽车平稳迅速通过,成了他所在中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后,他每天带着队员到辖区学校走访,并与群众交流,共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他根据大家提的意见、建议制订方案,协调各个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并成立“助学岗”。学校内,老师给学生讲交通安全知识;学校外,王秀山和队员每天于上下学高峰时段在重点路口指挥交通,保障学生安全过马路。“警校联动”、双管齐下,学校周围的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了改善。王秀山的“助学岗”被学生家长称为“爱心助学岗”。
“俺以前不敢让孩子一个人过马路,人、车互不相让,俺害怕孩子受伤。现在,王队他们每天都在这里执勤,俺心里踏实多了。”淇县西街小学学生家长李女士说。
另外,王秀山还曾送迷路的老人回家、送突发疾病的市民去医院、当学生的临时家长。面对学生家长的夸奖,王秀山说:“孩子就是未来,保障他们安全出行,能让‘助学岗’变成‘家长放心岗’,我们的付出不算啥。”
带伤工作令同事敬佩,温情执法获
群众称赞
在采访过程中,王秀山办公桌上一份工作汇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显示,2018年,他每天早上7点到岗,晚上7点多还在工作。“事儿多人手不够,那就时间来凑,我不能把工作落下。能自己克服的困难,我就不给组织添麻烦。”王秀山说。在工作中,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5年12月,正在淇县北阳镇超限检测站执勤的王秀山看到一辆半挂车右后轮胎脱落,司机没有发现。他记下车牌号后查询到该车辆的信息,很快与司机取得联系,避免了事故发生。
2016年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下着大雪,107国道王庄立交桥路段路面结冰。王秀山在接到指令后带领队员冒着严寒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保障该段道路畅通。
“淇县人民医院东十字路口有人占道晒粮食,给大家出行造成不便,请你们协助处理。”今年9月20日17时,接到这则指令后,王秀山带领队员迅速赶到现场,不慎摔倒导致锁骨骨折,但他忍着疼痛耐心地做占道晒粮者的思想工作。清理完路面上的粮食,又到队里开完全体会,他才去医院接受治疗。
“我们佩服王队,不管刮风下雨,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他。”王秀山的同事贾三军说,因为他们是城区中队的,每天都要与群众打交道,在执勤时遇到交通违法行为,王秀山都会耐心劝说。
在城区交通秩序整治中,有不少市民乱停乱放车辆,王秀山看到后总是先进行劝阻,车内没人且联系不到司机,他才会开罚单。他这样温情又不失严厉的工作方法赢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党员就要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每天与群众打交道的王秀山被司机称为“暖心大哥”。但对于家人来说,王秀山称自己是不称职的儿子、爸爸。在女儿出嫁那天,他到单位安排完工作才去参加女儿的婚礼。在提及家人时,王秀山的眼眶红了。
受王秀山的影响,他家现在有4人参军,成为当地有名的“军人之家”。王秀山说:“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工作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组织需要俺干啥,俺就干啥。”